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RTK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5 08:26

  本文关键词:RTK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基坑监测 实时动态测量 应用


【摘要】:建筑基坑监测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讨论了RTK技术在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应用问题。首先,对建筑基坑变形及引发原因、基坑工程监测及其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RTK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RTK技术应用于建筑基坑监测中的关键环节及存在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指出RTK技术在基坑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南平市城乡勘测大队;
【关键词】建筑基坑监测 实时动态测量 应用
【分类号】:TU753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城市建筑不断向空中或地下空间延伸,建筑基坑深度、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岩土体具有复杂多变性和计算模型存在局限性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一旦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偏移、沉降等,其结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建筑基坑的监测是工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子乐,姚兴双;RTK技术在石油物探测量应用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分析[J];测绘通报;2002年04期

2 宋宜容;陈广峰;;GPS应用于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探讨与展望[J];测绘通报;2008年06期

3 曹鸽;王玉柱;;GPS、RTK、网络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2年05期

4 屈吉庆;;GPS技术在建筑基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3期

5 肖新华;;GPS技术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张可能;许晶菁;阮永芬;;稳定渗流时基坑侧向水土压力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王忠艳;于远忠;李广才;李鹏飞;;砂土不同粒径对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3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4 金杰;;实腹式单跨石拱桥空间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6 郝福生;惠治鑫;;科里奥利力对黄河沿岸水体流失的影响及当前治理措施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7 吴越;刘东升;袁兴平;;水位下降作用下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8 刘波;曹波;刘芳;唐林;杨成淳;;北京地铁暗挖隧道变形监测与稳定性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9 介玉新;武海鹏;王乃东;杨光华;;岩土材料的剪胀方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0 姚爱敏;王运霞;;正常固结土与超固结土主要力学特性的比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冰;金佳旭;张春梅;;浑水入渗对尾矿坝孔隙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德民;马凤山;张亚民;王杰;郭捷;;高层建筑物荷载与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下的地面沉降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杨永涛;张建海;王慧娟;徐元金;张志雄;项庆伟;;隘口沥青心墙坝坝基溶洞处理措施研究[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小兰;刘建军;杨春和;何翔;;考虑泥岩软化特性的油藏渗流场与地应力场耦合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杨光华;;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6 徐辉;张光永;王靖涛;;黏土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路径损伤本构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晓峰;丁勇春;;特殊类型基坑变形性状二维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郑颖人;高红;冯夏庭;;材料强度理论的讨论[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永杰;曹文贵;赵明华;赵衡;;考虑体积变化的饱和土固结排水统计损伤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夏桂云;Yoshimine M;宋丽;;统一强度理论对土质材料的实验验证和对比[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训海;基础刚度、褥垫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的影响[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李建民;超深超大基坑回弹变形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8 吴坤铭;边坡及其抗滑桩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宏贵;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根保;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垃圾土强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北战;降雨入渗条件下新邱区中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柳东委;土工格栅在六潜高速公路中处理桥头跳车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瑞禹;改良风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姜连军;大唐国际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金佳旭;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彬;砂性土路堤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凤;岗曲河一级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开挖与支护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宣何;采用排桩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对邻近船闸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韦汉金,李红祥;GPS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04年04期

2 梅连友,马志明,马平平,杜伟平,陈子进;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方法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李黎;;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勘察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4 刘文锋;;GPS 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1年16期

5 邱斌,朱建军,贺跃光;GPS在大地及工程变形观测中的应用[J];矿冶工程;2002年02期

6 褚洪斌,张新兴,孙明;GPS技术在地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试验[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5期

7 李征航;GPS测高精度的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亚男;GPS定位技术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能辉;朱增洪;;南昌百脑汇购物广场基坑监测与分析[J];江西测绘;2006年01期

2 王金清;;浅谈基坑监测与其市场前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7年05期

3 姜晨光;贺勇;朱烨昕;;基坑形状与基坑稳定性关系的实测与分析[J];岩土工程技术;2007年05期

4 林晖;;基坑险情实例分析[J];土工基础;2007年06期

5 朱微;刘福春;;基坑支护和相邻环境变形监测方法[J];城市勘测;2008年01期

6 周莹;;基坑监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综述[J];测绘通报;2008年05期

7 林增楠;;福州某商厦基坑监测方法浅谈[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6期

8 项新立;;浅谈基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J];天津科技;2009年02期

9 王财文;何思力;聂亚陆;赵轶敏;;多种支护方式在某商住楼基坑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9年S1期

10 张雅;;试述基坑监测工程中位移测量技术[J];内江科技;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俊能;刘干斌;刘晓虎;;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福明路站基坑监测分析[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姜晨光;朱烨昕;顾持真;姜科;何跃平;;基于实测的苏南软土区基坑预警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曹培峰;王巍;周维良;;世博中国馆临近地铁边超大基坑、多坑施工技术[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辑)[C];2009年

4 张丰收;陈桂兵;吴涛;;基坑监测方案的探讨[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黄皓晖;;广州地区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何志燕;杨兆兵;;常州莱蒙都会深基坑监测分析[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克恭;;建筑基坑监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周冠南;崔涛;李有德;张羽;;软弱地层异形基坑群施工风险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冯丽;;土木工程监测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元庆;;新时期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技术及监测方案的优化设计[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明智 记者 曲倩影;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正式开挖基坑[N];南昌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韩庆文 见习记者 任,

本文编号:975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75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