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自燃煤矸石集料预处理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6 14:30

  本文关键词:自燃煤矸石集料预处理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自燃煤矸砂 自燃煤矸石 附加水 预湿时间 工作性 强度


【摘要】:自燃煤矸石集料的多孔性能决定了其吸水特性,其附加水及预湿时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对自燃煤矸砂+天然碎石、天然河砂+自燃煤矸石两种组合集料配制的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揭示附加水及预湿时间的变化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及硬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燃煤矸砂按饱和吸水率的60%、自燃煤矸石按吸水率的80%加入附加水,拌合物可获得预拌混凝土大流动性的配制要求。自燃煤矸砂、煤矸石随着附加水的递增,混凝土7,28 d抗压和劈拉强度皆呈下降的趋势,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较大;自燃煤矸石粗集料预湿时间越长其强度增长越好,但当预湿时间大于1 h,变化幅度很小。而自燃煤矸砂随预湿时间的递增,强度呈递减趋势。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自燃煤矸砂 自燃煤矸石 附加水 预湿时间 工作性 强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资助项目(U12611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8148)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我国有10%左右的过火煤矸石经破碎、筛分,即可直接制得集料,被称之为自燃煤矸石集料。自燃煤矸石集料以其质量较好、储量较大、易开采、价格低廉的特点,在轻集料家族中占一席之地[1-4]。20世纪80年代自燃煤矸石集料配制的混凝土构件在阜新地区应用得如火如荼,但随着预拌混凝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梅;田爽;郭涛;卢涛;;自燃煤矸石配制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5期

2 周梅;王强;牟爽;;自燃煤矸石粗集料特性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影响研究[J];非金属矿;2013年01期

3 张宝生;孔丽娟;袁杰;葛勇;;轻骨料预湿程度对混合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6年10期

4 史巍,侯景鹏;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01年08期

5 马成理;自燃煤矸石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胡曙光,王发洲,丁庆军,彭波;轻集料的吸水率与预处理时间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世谋;赵新亚;;再生骨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2 曾磊;;型钢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概念体系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3 张燕坤;张秀满;周小二;;混合骨料混凝土劈裂抗拉性能试验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张金喜;陈炜林;金珊珊;陈春珍;杨荣俊;;煤矸石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李飞;;再生水泥混凝土性能的试验评价[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8期

6 王贵林;李光;于晓坤;程培峰;;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7 吴瑾;蒋业浩;王浩;;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2期

8 郑远;郑会杰;;再生混凝土的强度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9 薛刚;;再生混凝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10 郝彤;刘立新;;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设计[J];工程质量;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其乐;董云;邬兴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破碎技术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朱从香;杨鼎宜;王虹;盛爱华;;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强化试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王发洲;丁庆军;黄绍龙;任飞;胡曙光;;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体积干缩及增稳措施研究[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朱从香;杨鼎宜;王虹;盛爱华;;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强化试验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5 王子明;黄显智;裴学东;;混凝土材料完全循环利用的探讨[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6 崔素萍;王亚丽;涂玉波;刘红;;再生骨料改性及机理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7 王宝民;涂妮;;国内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8 薛刚;;再生混凝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晴;刘磊;陈彦文;刘军;;自释放水源高强轻集料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学兵;邓寿昌;方志;覃银辉;成珂;;附加用水量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其流动性能的影响[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从盛;轻质高强混凝土脆性机理与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章金骏;污泥烧制陶粒的技术路径与控制因子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发洲;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奚新国;高孔隙率低碱度胶凝材料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6 陶珍东;废弃混凝土机械力化学活化再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叶家军;高强轻集料混凝土构件优化设计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孙跃东;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杜婷;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及性能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红云;引气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春;自燃煤矸石作为辅助胶凝组分的需水性和活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蔡秀兰;再生细集料混合砂浆配合比及物理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秦;再生废砖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及物理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杨毅;陶粒混凝土的若干基本性能与构件承载力可靠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彦;陶粒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华小巧;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强化与再生混凝土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余方;再生混凝土简支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姜杰;钢管煤矸石混凝土梁柱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刘凤利;利用废陶瓷再生砂配制再生砂浆、混凝土的试验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刘金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再富;钱觉时;唐祖全;梁天宇;;集料-基体协调性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1期

2 侯景鹏,宋玉普,史巍;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2期

3 周梅,纪成君,高洪江;矿物质细粉复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均匀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5年04期

4 周梅;吴英强;张晓帆;;自燃煤矸石复合活化的正交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年06期

5 周梅;田爽;郭涛;卢涛;;自燃煤矸石配制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5期

6 吴秀峰;周梅;崔正龙;;自燃煤矸石粗集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9年03期

7 孙振平,谭国强,王新友;再生混凝土技术[J];混凝土;1998年05期

8 丁建彤,郭玉顺,木村薰;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届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国际会议介绍[J];混凝土;2000年12期

9 宋培晶,刘小龙,丁建彤,李民伟,郭玉顺,木村熏,黄明君;不同轻骨料吸水特性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1年06期

10 丁庆军,张勇,王发洲,黄志刚,叶家军,张学锋,胡曙光;高强轻集料混凝土桥面施工泵送技术[J];混凝土;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国平;辽宁阜新煤矸石资源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杨再富;粗集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05年

3 曹明莉;混凝土架构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开伟;粗集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E2046;;剑雪[J];模型世界;2012年04期

2 周梅;浦倍超;徐秒;田博宇;钟琪;;附加水及预湿时间对自燃煤矸石砂轻混凝土性能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友;管节点附加水质量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姬广令;用边界元方法对构件附加水质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吴芳;板和加筋板附加水质量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3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83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