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V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KMV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年
KMV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洪晔
【摘要】: 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利率市场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在金融机构为媒介的间接融资仍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的经济金融大背景下,信用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随着金融机制的改革和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明显得到加强,意识到市场化运作、稳健经营、防范风险对于银行业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建立新的适用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度量模型。 本文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和管理为研究方向,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分析、评估方法和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重点分析KMV模型。论文对KMV模型等风险管理方法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探讨。本文回顾了信用风险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出KMV理论的基本理论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指出了KMV模型在风险测度中具体操作过程和难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模型在银行的应用进行分析,使之适合我国的信用风险现状。并应用于违约率测算、内部信用评级、以及银行风险贷款定价等诸多领域。鉴于其特别适用于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的计量,以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模型的实际效果做了实证分析,选取了4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计算出股权价值波动率,然后计算违约点和权益的市场价值,最终得出违约距离,通过违约距离的对比分析信用风险,对其结果加以解释分析,说明模型对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识别功能。同时,介绍了KMV模型在非上市公司的应用。找出了模型在我国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困难,针对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对模型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应用前景,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83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段荣菲;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顾茜茜;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信用风险预测模型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勤;信用风险对冲技术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J];金融论坛;2002年07期
2 肖北溟;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评级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检验[J];金融论坛;2004年04期
3 薛锋,关伟,乔卓;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一种新方法——KMV[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陈忠阳;违约损失率(LGD)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5 都红雯,杨威;我国对KMV模型实证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6 王春峰,李汶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投影寻踪判别分析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7 郑茂;基于EDF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8 鲁炜,赵恒珩,方兆本,刘冀云;KMV模型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管理科学;2003年03期
9 王春峰,李汶华;小样本数据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杜本峰;实值期权理论在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玲;论利率市场化后的贷款定价模式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尹宗成;田峰;吴永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评估方法应用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孔庆洋,余妙志;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非线性预警模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章铁生;企业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谢新桃;投资三维理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顾远;;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朱敏;;基于资金链视角的三九案例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安晓会;高岳林;;基于信用迁移的贷款组合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齐梅;赵红梅;;试论发展我国金融工程的必要性及途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闾梓睿;;做市商民事法律制度分析[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伟;刘旭;郑国际;;基于IKMV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违约风险管理[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新春;刘佳;陈文婷;;从基于制度到基于市场的战略创业转型——中国大型电子企业联想、海尔、TCL案例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3 刘煜辉;;现代信用风险模型回顾及在中国的尝试[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4 李丽;周宗放;;基于修正KMV模型的集团公司信用风险度量[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志恒;花拥军;;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财务危机预测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边海容;万常选;李国林;杨莉;;Web金融信息情感倾向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关系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张培莉;蒋燕妮;;退市风险警示与财务困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蒋波;;公司财务评价研究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胥朝阳;蒋志林;;基于FCF的企业财务预警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张艳秋;;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兰花;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何亮亮;我国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童永强;基于资产负债表方法的行业金融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张知;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王冬丽;基于可扩展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及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张北阳;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琳;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春波;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实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炎;财务预警研究的可拓学方法及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亿;小企业融资难破解途径探析:民间信贷的体制内转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善花;中国种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朱晓静;农村信用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郭伟;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薛雪;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雪;中信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伦苏;;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现状与未来[J];银行家;2009年03期
2 丛林;;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的状况及展望[J];银行家;2010年06期
3 郭清马;;银行系金融租赁:扩张、风险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4 王丽萍;;关于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5期
5 李蕾;;论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及其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0年02期
6 郭苗;;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7 龚程;;融资租赁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8 柏艺益;;KMV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11期
9 潘天珏;罗文婷;;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湖南农机;2010年03期
10 陈东平;孙明;;KMV模型的修正及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晶晶;内地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租赁风险控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胡博嵩;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控制研究及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3 于海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KMV模型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陈国辉;KMV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
5 邹晓辉;金融租赁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7年
6 谢春;KMV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尹文波;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及风险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王航;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林娟华;基于KMV模型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婷;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燃,侯光明;内部评级法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徐长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3 李勤;信用风险对冲技术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J];金融论坛;2002年07期
4 胡代平,刘豹;多agent股票预测支持系统的设计[J];系统工程;2001年02期
5 汪季玉,王金桃;基于可能-满意度方法的个人信贷决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3年03期
6 马晓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及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11期
7 宗良,虞群娥;国际银行业信用与市场风险量化方法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8 张颖;信贷风险管理新技术——信贷衍生交易[J];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09期
9 王春峰,万海晖,张维;组合预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10 孙文博,彭剑,刘元;国有股配售定价模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义强;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张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控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东;;浅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基于KMV模型[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2 李峰;姚兴伍;;改进的KMV模型在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J];金融经济;2008年22期
3 柏艺益;;KMV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11期
4 王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9年12期
5 乔小京;周石鹏;;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比较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11期
6 张凯;曹永强;;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杨鸿;高宇;;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经济论坛;2008年08期
8 周杰;;修正的KMV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5期
9 李磊宁;张凯;;KMV模型的修正及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迟晨;;KMV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坚;;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初探[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平;[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钟颖;[N];证券日报;2005年
3 王书贞;陈艳娇;[N];中国审计报;2004年
4 时卫干;[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卫容之;[N];国际金融报;2005年
6 ;[N];金融时报;2002年
7 沈鸿;[N];金融时报;2004年
8 侯明新 刘胜军;[N];金融时报;2004年
9 汪雯;[N];金融时报;2005年
10 FN记者 韩雪萌;[N];金融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启德;新巴塞尔协议视角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3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恒;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7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9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晔;KMV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冯军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高波;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杨临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东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7 张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控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陈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7年
9 管敏;VaR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孙信明;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KMV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14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