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本文选题:小额贷款公司 + 信用风险 ; 参考:《企业经济》2012年11期
【摘要】: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为解决农户及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在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极大阻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分析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认为应在提高小额贷款公司自身信用风险防控能力、优化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控的外部环境两大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与防范措施,以推动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of rural finance, the microfinance companies of our country have made contribu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ans to farmers and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owever, while it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it also faces many risks, especially credit risk, which greatly hinder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crofinance companies.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redit risk of the microfinance company, and thinks that it 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redit risk of the micro-loan company and optimiz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micro-credit company's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ake effective control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icrocredit.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宋克玉;;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问题探析[J];北方经济;2008年20期
2 李修平;;“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年04期
3 沈俊伟;;当前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纵横;2011年02期
4 施金影;;小额贷款公司运营中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9年16期
5 曹姣;;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农户信贷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1年01期
6 麻勇爱;章也微;;农村资金互助社信用风险与防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桂云;游丽彦;;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浅析[J];北方经济;2011年08期
2 刘如松;;农村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3 陆远权;张德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4 李燕梅;;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探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5 李宪;;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存在现状及发展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2年33期
6 吴占权;李利萍;朱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金融;2009年04期
7 孙昌兴;周彦;;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思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陆远权;张德钢;;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风险成因及控制研究[J];经济论坛;2011年03期
9 辛鑫;王文荣;;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风险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6期
10 马惠艳;李英;;农村资金合作社信用风险与防范[J];吉林农业;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健;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三农发展[D];山东大学;2012年
2 申韬;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斯杰;海南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邵明珠;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保障[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王洪灿;我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冬红;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郑康健;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构造[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凌彤;“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晓虎;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樊英;基于普惠目标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陈璞;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法律机制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安利花;王爽;;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防范[J];发展;2010年07期
2 熊学萍;易法海;;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表现、成因与应对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3 张晓明;陈静;;构建社会资本:破解农村信贷困境的一种新思路[J];经济问题;2007年03期
4 何广文;;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及其绩效阐释[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5 胡聪慧;;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及其控制——基于平遥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探索;2008年01期
6 郭田勇;陆洋;;当前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与对策[J];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19期
7 党春芳;;农村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1期
8 杨云聪;金麟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浙江金融;2009年04期
9 王景新;李玲;;苏浙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X;;浅析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J];特区经济;2009年06期
2 孙梦婷;;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2期
3 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于明春;于志明;;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发展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4 杨丽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实证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5期
5 郭素贞;;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11期
6 潘成夫;;我国开展农村小额贷款问题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08期
7 张丹丹;;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1期
8 陈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J];南方论刊;2009年04期
9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邵延进;;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情况调查[J];河北金融;2011年03期
10 张雅琼;屈海群;;格莱珉银行对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启示[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浅谈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策略[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蕊;;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云;;共同开创农村金融新局面[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4 萧芍芳;;应对中国农村金融缺位的若干对策[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加大力度优化广东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君生;;县域农村金融改革与现代农业发展[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周云娟;;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对策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10 ;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欣华;赵乐际调研农村金融工作[N];陕西科技报;2008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农村金融:从量变到质变积蓄能量[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记者 黄丽珠;激活农村金融:促“三农”扩内需的重要途径[N];金融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婧娴;吴敬琏、茅于轼出招农村金融[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商报记者 冯秀英 通讯员 李永晖;大兴构建立体农村金融服务体系[N];北京商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孙思磊;后新政时代,,精彩演绎尚需政策暖场[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7 苏财编;江苏投入近5亿元扶持农村金融发展[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伟莉 陈志龙;“尤努斯身影”活跃于江苏乡村[N];新华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杨康;设“草根银行”挺涉农信贷[N];珠海特区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吕妍;创新思路,畅通农村金融血脉[N];新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卢文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付东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孟凡祥;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蒋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罗长青;信用风险相关性度量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马立珍;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10 卢亚娟;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项笑君;基于功能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俞佳佳;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绩效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3 高希武;论农村金融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邱美琴;我国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作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余涛;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文哲;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8 王光;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及我国银行应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陈开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吴文静;基于KMV模型的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比较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1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203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