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分担的高速铁路投资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Abstract]: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erio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 mileage jumped to the first in the world. However,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still faces investment risks such as completion risk, operational risk, safety risk, technical risk, etc.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apital is huge. The investment risk faced by the project is shared by many project participant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so the risk sharing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Starting with risk sharing, the best risk sharing scheme is found by using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ethod, and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obtained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actual risk sharing scheme of the project.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determin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investment risk assessment value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obtained b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inally the risk level of the project is determined.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CJY011)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9YJC790031)
【分类号】:F53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根谋;胡振鹏;金峻炎;;基于模拟技术和AHP的房地产项目风险的定量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9期
2 王立新;李勇;任荣明;;基于灰色多层次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艳霞;王雷;殷仲民;;基于投资方角度的项目融资风险分配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吴艳霞;王雷;;项目融资风险最优分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3 薛斌;王京芳;葛晓梅;;BOT模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吴承锋,张国金;BOT项目融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5年06期
5 张维华,王建设,侯渡舟;榆神煤炭液化项目融资方案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美程;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2 龙劭一;湖南路桥金湘高速公路BOT项目的投资评价[D];中南大学;2004年
3 李向阳;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唐旭;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估算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丁勇;关于我国引进BOT投资方式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张维华;榆神煤炭液化项目融资方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麻宝莉;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哲威;BOT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李正堂;试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BOT模式[D];暨南大学;2005年
10 余靖玲;项目融资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D];武汉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岩,黄宏伟;地铁区间隧道安全评估的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2 梅传书,钟登华,徐海燕;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0年06期
3 张云飞;周书敬;;AHM在国际工程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基建优化;2006年02期
4 周寄中,薛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分类与识别[J];科学学研究;2002年02期
5 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J];科研管理;1999年02期
6 施金亮;房地产投资净现值风险(大小)的正态分布图像计算法[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7 王广月,陈继光,付志前;房地产风险投资的多目标决策分析和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05期
8 范克危;房地产投资市场风险综合排序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钟登华,张建设,曹广晶;基于AHP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02期
10 乔婉风,张声东,雷莉;运用计算机仿真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伟;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赵桂平;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张建军;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中的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记者;;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运营[J];中国铁路;2010年11期
2 ;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J];高速铁路技术;2010年05期
3 ;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 主题:高速铁路承载绿色交通新使命[J];中国铁路;2010年08期
4 陈铭;;美国铁路客运公司发展高速铁路的雄心[J];国外铁道车辆;2011年05期
5 解筱文;;推进西部开发 助力中部崛起 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J];中国铁路;2010年02期
6 陈铭;;法国图尔—波尔多高速铁路采用PPP特许经营[J];国外铁道车辆;2011年04期
7 熊磊;;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与QoS仿真分析研究[J];铁路技术创新;2011年02期
8 ;《中国铁路》2010年总目次[J];中国铁路;2010年12期
9 韩宝明;;高铁安全谁来保障[J];百科知识;2011年17期
10 ;高铁欲降速[J];当代工人;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琴;晏兆晋;;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比较与分析[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国荣;赵品;;提高铁路运输速度 发展高速铁路 适应国民经济的大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金守华;;客运专线建设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王大庆;谢楠;陈英俊;;高速铁路抗震设防问题[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5 杜越;宋红红;;高速铁路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及质量控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林志海;;高速铁路牵引网距离保护探讨[A];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常春伟;刘嘉武;鲍存坤;陈幼平;;高速铁路车——线——桥系统动力分析模型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8 智建国;吴章忠;刘岩军;;包钢生产高速铁路用钢轨的工艺和装备[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卢敏;;基于4C理论的高速铁路客运营销策略及其实施措施[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牛金平;;高速铁路供电方式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莉;上饶将有高铁6小时直达北京 明年开工2013年建成[N];上饶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胜健 王天军;向世界一流高速铁路迈进[N];人民铁道;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陆娅楠;力保工程零缺陷[N];人民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小润;环保:京沪高铁书写传奇[N];光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裴礼辉;专家踏勘京福高速铁路南平段[N];闽北日报;2009年
6 曹炳坤;浅谈铁路高速化的技术基础[N];人民铁道;2009年
7 本报记者 肖培清 唐茹;彩虹飞架中西部[N];人民铁道;2010年
8 梁鹏;黄土地上架起“技术专列”[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焦红霞;高速铁路描绘经济发展新蓝图[N];中国改革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闫松;“中国速度”背后不一般[N];大众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学;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程庆辉;高速铁路科技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李献民;高速铁路加筋过渡段静动力特性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赵平;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旭;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竞争及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高仕斌;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新型保护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刘万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聂志红;高速铁路轨道路基竖向动力响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金亮星;高速铁路路堑岩质边坡的动态响应及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刘铮;我国高速铁路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彪;地面沉降对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济南段)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刘振江;高速铁路CFG桩—网复合结构的桩土应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昂;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换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丁丽娜;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保护配置[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娄奇鹤;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电力子系统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卢芳;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扩散效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何平安;板式轨道道岔板的优化设计[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李敏;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断缝值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洪旺;基于GIS的高速铁路生态影响评价与生态恢复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力;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25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222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