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dad量表与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在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与比较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Jadad scale and Cochrane bias risk assessment tool in systematic evaluation includ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Methods: taking the role of induced chemotherapy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 an example, literature was searched in MEDLINE and EMBASE databases. The retrieval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Jadad scale and Cochrane bias risk assessment tool,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37 RCT included, 23 low-quality RCT; should be excluded from Jadad scale evaluation by Cochrane bias risk assessment tool, and 7 RCT. with "High bias" should be excluded. However, most of the 16 RCT with low quality evaluated by Jadad scale were undescribed blind method and random sequence generation method, which did no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se RCT and c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ystem evaluation. 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ystematic evaluation, especially the open RCT, recommended the use of reasonable RCT evaluation tool, and the Cochrane bias risk assessment tool.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R739.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泽鑫;刘慧;潘益峰;余运贤;;试验性和观察性研究相关医学文献质量评价方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伟慧;“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诊疗指南”制订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俐,刘鸣,张鸣明,卫茂玲;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手检及录入问题解析[J];华西医学;2000年04期
2 David Moher;Sally Hopewell;Kenneth F Schulz;Victor Montori;Peter C Gφtzsche;P J Devereaux;Diana Elbourne;Matthias Egger;Douglas G Altman;周庆辉;卞兆祥;刘建平;;CONSORT 2010说明与详述:报告平行对照随机临床试验指南的更新[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年08期
3 刘建平;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方法(一)[J];中国循证医学;2001年04期
4 郭新峰,温泽淮,老膺荣,赖世隆;临床试验质量评价工具及其应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思含;尹黎;李雯雯;徐灿;鲍依稀;;云芝糖肽配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评估[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年01期
2 冉红梅;王一平;;Barrett食管治疗的临床证据[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3 李鹏;何晓东;田金徽;杨克虎;姜雷;;全胃联合脾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系统评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12期
4 徐双年;陈洁平;刘建平;王文昌;;阿糖胞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循证医学;2009年05期
5 段凯男;马文华;孟茂斌;冯敏;张瑞明;;中药配合三阶梯止痛治疗癌痛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华西医学;2009年01期
6 李延鸿;朱怀军;;紫杉醇治疗中国人群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年01期
7 邵宜;马力;马彬;田金徽;杨克虎;;紫杉类药物每周与三周方案比较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8 谭小平;董卫国;吕晓光;吴娜;;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循证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3期
9 申杰;苏秀兰;徐桂华;毕力夫;;香菇多糖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估[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魏冬梅;梅玲;方芳;吴泰相;刘关键;;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唯静;李平;;高级别胶质瘤动脉灌注化疗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锐锋;王小虎;杨克虎;马彬;田金徽;张秋宁;;替莫唑胺联合全脑照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冶秀鹏;田金徽;杨克虎;王小虎;;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冶秀鹏;杨克虎;田金徽;王小虎;;调强适行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衷敬华;王勇;刘瑞林;陈晶;胡喜钢;王黎青;;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晚期鼻咽癌的系统评价[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10年
6 高道利;王文婉;钱锋;郁领娣;;乳腺癌的二级预防—上海26万妇女乳房自我检查效果的评估[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陈汝福;周泉波;陈积圣;王捷;;RFA与PEI对小肝癌治疗的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曾其强;周蒙滔;韩少良;余正平;张启瑜;金嵘;郑明华;;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淋巴结扩大清扫术价值的系统评价[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罗宏涛;王小虎;田金徽;杨克虎;拜争刚;姜雷;;腔内放疗与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所致吞咽困难的系统评价[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PF regimen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 meta-analysis[A];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生物室主治医师 范亚光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流行病室教授 乔友林;CT不适合筛查肺癌[N];健康报;2008年
2 武汉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于世英;胖人更易得癌症[N];健康报;2008年
3 海上飞鱼;VIA法检测宫颈癌质优价廉[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晚期胃癌化疗 国内方案少依据[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黄晓彦;阿糖胞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无效[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慕欣;治疗晚期鼻咽癌:吉西他滨前景看好[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葛建忠;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2 杨孙虎;胃癌外科治疗的循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李军;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可行性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任延刚;不可切除的胆管癌非外科治疗疗效系统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袁小东;钼靶、磁共振及核素显像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系统评价及相关统计学技术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金波;干扰素对肺癌治疗的系统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7 李冬云;浙贝母颗粒干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临床疗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王树堂;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案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冯彦;喉癌外科疗效的系统评价及TopoⅡ-α表达与喉癌临床特征的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彩凤;中医药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文献的系统性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王鹏;卵巢交界性肿瘤化学治疗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焦雯静;放射免疫结合物对比单克隆抗体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09年
4 王晓珊;拓扑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杨建昆;膀胱内卡介苗灌注在Ta和T_1期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6 邱琳;早期卵巢癌放射治疗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汤宪娥;WB-DWI对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试验的系统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任常;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镜下早浸癌诊断方法比较[D];四川大学;2004年
9 罗睿;保留肾单位肾癌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立平;2007年中国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研究的系统回顾[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5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223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