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7:32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业对外逐步放开,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同时由于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国内商业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收益率持续下降,国内银行必须不断寻求非利息收入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拓展新的利润来源点,我国商业银行在借鉴外资银行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纷纷将拓展业务重点放于中间业务,其中为客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更是中间业务的重中之重。国外银行的经验也表明,个人理财业务在中间业务中的利润贡献率比较高,而且个人理财业务能够巩固和扩大客户。作为个人理财市场的需求方,广大居民同样有着很大的热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手中财富的增加,居民已不满足传统的资产保值,对专业理财的需求增强。由此可见,随着居民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优质客户的理财服务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大银行的竞争焦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后,纷纷将突破口重点锁定在高端客户个人理财业务上,以国内高端富裕客户群体为目标客户群,国内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但是,受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在国内发展理财业务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目前中国理财市场处于从无序竞争向规范化发展的转折时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和恶性竞争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研究如何妥善地处理好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风险的管理水平,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管,是保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理财业务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现状比较等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一般理论基础,包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概念及理财业务的分类和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经济金融理论:生命周期假说、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各种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并分别分析了这些理论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 个人理财本质是个人在生命周期内的长期资产配置问题,它以退休储蓄和投资为核心内容,帮助人们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投资组合的动态优化选择,以达到效用的终生最大化。个人理财规划便是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在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来进行理财规划,帮助客户实现理财目标。 而投资组合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一部分风险。投资组合的狭义含义是如何构筑各种有价证券的头寸(包括多头和空头)来最好的符合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广义的含义包括对所有资产和负债的构成做出决策,甚至包括对人力资本(如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在内。 当商业银行为客户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无疑是帮助客户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增加收益,但该理论告诉我们,当投资组合含有许多种有风险资产时,个别资产的方差(风险)将不起作用。通过扩大投资组合(即增加所包含的资产的种类)进行风险分散化,可以消除非系统性风险,但不能消除系统风险。从投资组合理论发展出来的两基金分离定理告诉个人理财客户经理,只要找到两家不同的经营良好的基金,把自己的资金按一定的比例投资于这两家基金,就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这一结论对于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的制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核心内容为资本市场线理论。资本市场线与有风险资产的有效组合边界的切点所代表的资产组合就是有风险资产的市场组合。对于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不管个人投资者的收益及风险偏好如何,只需要找到切点所代表的有风险投资组合,再加上无风险证券,就能为所有的投资者提供最佳的投资方案,而投资者的收益及风险偏好,就只需反映在组合中无风险证券所占的比重。这样,为个人理财客户提供标准化投资产品成为可能。 各种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对于指导银行的投资也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的。商业银行可帮助个人投资者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 第二部分,介绍了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背景及国内外环境;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意义(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化、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可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我国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12月31日,经营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22家商业银行,累计发行理财产品约727只,其中外汇理财产品497只,人民币理财产品230只。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约5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1999年到2006年的六年中,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8%。从销售渠道看,50%的保险业务和54%的基金业务销售都是由银行渠道完成的。相对于其它金融主体,银行在个人理财市场有着起步较晚、发展快、力量强的特点。 虽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很快,但与此同时,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包括:营销模式滞后;品牌效应不明显;理财服务产品趋同;理财业务在所有业务中所占的比重低;专业理财人员缺乏;客户认可度低;很多业务存在潜在风险,银行控制理财业务风险能力较弱。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以美国和香港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地区)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及进行风险防范的情况。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情况,从外部环境和商业银行自身两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防范个人理财业务开展中会遇到的风险。 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大力宣传理财知识,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监管机构积极促进和支持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包括: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制度;实施审慎的监管思路及监管原则;提高监管效率,促进规范发展)。 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以下方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将之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之中;提高理财产品定价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规避投资风险;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经验,加大理财产品创新力度,丰富理财内容;建立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处理平台,构建系统的个人理财网络;大力培育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队伍,提高个人理财经理专业化水平;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自有品牌,细分市场,调整营销策略。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现代金融理论与个人理财实践相结合,分别说明了各种金融理论对于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国际国内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从宏观方面的制度、环境和微观方面的商业银行两个角度,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了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谨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个人理财 风险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3
-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11
- 二、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11-12
- 三、主要创新点12
- 四、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12-13
- 1. 个人理财业务的一般理论分析13-19
- 1.1 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及分类13-15
- 1.1.1 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13-14
- 1.1.2 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14-15
- 1.2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15-19
- 1.2.1 弗兰科·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15-16
- 1.2.2 传统金融学理论16-17
- 1.2.3 行为金融学理论17-19
-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19-28
- 2.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背景及意义19-21
- 2.1.1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背景及国内外环境19-20
- 2.1.2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意义20-21
- 2.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28
- 2.2.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21-23
- 2.2.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3-28
- 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分析28-33
- 3.1 法律风险28-30
- 3.2 声誉风险30-31
- 3.3 利率和汇率风险31-32
- 3.4 从业人员的操作风险32-33
- 4.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33-51
- 4.1 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风险防范经验借鉴33-38
- 4.1.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33-35
- 4.1.2 美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经验借鉴35-36
- 4.1.3 香港地区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36-38
- 4.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38-51
- 4.2.1 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防范个人理财风险38-42
- 4.2.2 商业银行自身加强风险防范42-51
- 主要参考文献51-53
- 后记53-55
- 致谢55-56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5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洪涛;;基于供求视角的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谭中明;柏志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及其管理策略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羽超;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风险法律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勾凤梅;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莉;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赵金霞;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熠熠;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规避与控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古岩;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风险特征及评价指标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施静;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策略[D];苏州大学;2011年
8 刘家聪;中国银行FJ分行个人理财业务“负收益”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轶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曹李妮;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0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