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基于风险动态评估与控制的岩溶隧道施工许可机制

发布时间:2017-04-13 13:12

  本文关键词:基于风险动态评估与控制的岩溶隧道施工许可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穿过寒武系石龙洞组强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高于隧道底板约150~200 m,施工中极易发生大型突水突泥灾害。为控制施工风险,研究了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突水突泥风险孕险环境、致险因子、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综合赋权专家评分法的初步评估、二次评估与动态评估模型,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一种基于隧道施工风险动态评估的风险控制新机制:施工许可机制。该机制不仅可在岩溶隧道施工风险控制过程中应用,对于其他类型隧道与工程施工风险控制亦有借鉴意义,已成功应用于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突水突泥施工风险控制,并开始应用于宜巴高速隧道施工中,岩溶、软岩大变形、塌方等灾害风险控制。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关键词】隧道 岩溶发育特征 施工许可机制 突水突泥 风险评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9085,40872203)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9318000008) 山东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
【分类号】:U455.1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国岩溶分布广泛,以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盆地与鄂西山区等地最为发育。岩溶地区水能及矿产资源丰富、陆路交通网密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铁路、公路、水电、跨流域调水等领域,将会修建更多的深埋长大岩溶隧道[1-2]。然而,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活跃,施工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陈龙;黄宏伟;;上中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实践[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4 李钊;;隧道坍方突发事件风险原因统计及范例推理[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路美丽;刘维宁;罗富荣;李兴高;;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6 沈荣喜;吴秀仪;刘长武;曾德建;;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风险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3期

7 刘伟韬,张文泉,李加祥;用层次分析-模糊评判进行底板突水安全性评价[J];煤炭学报;2000年03期

8 陈红江;李夕兵;刘爱华;董陇军;刘志祥;;煤层底板突水量的距离判别分析预测方法[J];煤炭学报;2009年04期

9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李利平;张霄;高阳;原小帅;;组合爆破法TSP超前地质预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10 王梦恕;对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水文地质超前预报的意见[J];铁道勘察;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利平;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海波;宋天田;;轨道交通9号线下穿铁路工程风险及对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2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刘斌;;TSP203超前预报系统探测岩溶隧道的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3 顾雷雨;黄宏伟;胡群芳;;对某拟建海底隧道运营期的风险评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4 王燕;黄宏伟;李术才;;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辨识及其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5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6 张庆松;李术才;孙克国;许振浩;;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现状与技术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7 林传年;;齐岳山隧道岩溶裂隙水超前预报与治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8 李景龙;李术才;李树忱;;地下工程的风险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9 林传年;;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10 王燕;黄宏伟;;基于风险的隧道结构全寿命设计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龙;黄宏伟;;城市软土盾构隧道施工对环境影响风险分析与评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贾剑青;王宏图;李晓红;胡国忠;勒晓光;;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探讨[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吕乔森;陈建平;罗学东;;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穿浏阳河隧道中的应用[A];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Safety 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Subsea Tunnel Construction[A];proceedings of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ed Research Centers for Urban Underground Space(ACUUS2009)[C];2009年

5 周书明;潘国栋;罗小平;;海底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田洪义;;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象山隧道岩溶段的应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东明;张瑜;王耿;王元汉;;山区隧道建设中溶洞的处理与利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苏茂鑫;钟世航;;隧道施工期水害超前预报的几种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吕志强;雷宛;肖宏跃;;瞬变电磁法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薛翊国;李术才;李树忱;张庆松;苏茂鑫;钟世航;李貅;;高风险隧道施工期水害预报方法研究[A];首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戡;裂隙岩体中隧道注浆加固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2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静;光纤光栅多参数传感理论技术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徐智敏;深部开采底板破坏及高承压突水模式、前兆与防治[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张后全;岩石厚壁圆筒高压卸载环状劈裂及其相关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周松;大型泥水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的扰动位移特性及施工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贺志军;山岭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闫秋艳;煤矿概率流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夏强;地下水不确定性问题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仕阔;采动破碎岩体渗流特性及渗流耦合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于承峰;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注浆帷幕区稳定性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张黎黎;沈阳地铁一号线土建施工风险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4 李锋;济钢张马屯铁矿大帷幕突水监测及应力场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5 王帅;基于BOTDR技术的地下工程实时监测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匡顺勇;地下铁矿床灰岩顶板突水机理及注浆堵水效果实验与模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蜜;穿越建筑物盾构隧道的施工环境损失风险分析及其在工程保险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曲巍巍;重庆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易花;南昌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研究及应对措施[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徐星;采场底板突水判测系统及水害防治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军;黄平;李生才;;2006年1—2月国内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2期

2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黄宏伟;曾明;陈亮;胡群芳;;基于风险数据库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软件(TRM1.0)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陈桂香;黄宏伟;尤建新;;对地铁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5 胡群芳;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计算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6 陈龙;黄宏伟;;上中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实践[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7 王汉鹏;高延法;李术才;;岩石峰后注浆加固前后力学特性单轴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8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刘斌;;TSP203超前预报系统探测岩溶隧道的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9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庆松;李术才;孙克国;许振浩;;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现状与技术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云;汤竞;;软土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良;油新华;黄修云;;地铁施工风险的综合分析系统[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臻;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方案比选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周峰;山岭隧道塌方风险模糊层次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钊;;隧道坍方突发事件风险原因统计及范例推理[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2 安永林;彭立敏;张峰;;基于范例推理的浏阳河隧道风化槽段坍方风险评估[J];灾害学;2009年03期

3 闫玉茹;黄宏伟;胡群芳;程勇;;大连湾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4 刘汝臣;;宜万铁路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J];隧道建设;2007年02期

5 王方奇;张兴;;探地雷达岩溶高风险隧道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6 李东;;宜(昌)万(州)铁路金子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J];太原科技;2009年01期

7 舒磊;谢卫民;;超前地质预报中地质钻机的应用与优化[J];铁道勘察;2008年02期

8 谢衔光;;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J];公路隧道;2010年03期

9 郗锋;;浅析公路隧道风险评估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10 康海贵;阎利军;周鹏飞;;基于模糊影响图的海洋结构风险分析方法研究(英文)[J];海洋通报(英文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旭超;韩扬;;桥梁结构的风险评估分析[A];2004北京国际桥梁结构评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范济秋;;船舶海上风险管理介绍[A];2009航海技术理论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贾世耀;;航标服务水平与风险评估[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t@;胡岚岚;宋成文;;船舶压载水风险评估[A];2007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梁进文;;茂名港30万吨级单浮系泊溢油风险评估及对策[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陈赤坤;杨雄;郑长青;;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关键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7 邓光辉;M.INSEL;A.S.T.TANG;;港口国监督船检统计(1998—2002)-风险评估初探(英文)[A];2005年中国广州国际海事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吴彦军;;综合安全评估在船舶安全中的应用研究[A];船舶航泊安全的新经验新技术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苏燕;周健;;上海某越江隧道抗震风险评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张雪;杨孝宽;李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风险值计算的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A];第六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徐杰;管道汛前风险评估筑牢安全屏障[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侯华利;青岛边防推出在港船舶风险评估机制[N];中国船舶报;2008年

3 ;志存高远 情系隧道[N];人民铁道;2009年

4 陈卫东邋杨兴俊 张燕;“超前地质预报”见成效[N];建筑时报;2007年

5 通讯员 德虞 袁枚 春花 进修;映卧公路南华隧道提前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秦顺祥;茫茫雪原筑路忙[N];人民铁道;2010年

7 刘玉;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8 兰芳 本报记者 帅弋;偏坡隧道全线贯通[N];贵阳日报;2011年

9 李永旺;TSP203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伍振;“十八般”技艺应战西秦岭隧道[N];中国交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方;干散货远洋运价市场波动风险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贺志军;山岭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莫阳春;高水压充填型岩溶隧道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谭志荣;长江干线船撞桥事件机理及风险评估方法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强;岩溶储气长隧道工程地质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姚宣德;浅埋暗挖法城市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叶英;岩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8 孟陆波;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计算机辅助预报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贾剑青;复杂条件下隧道支护体时效可靠性及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葛颜慧;岩溶隧道突水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岚岚;船舶压载水生态风险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胡浩亮;液化气船泄货风险评价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许娟;危险品船的综合安全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张婷婷;灵江大桥风险评估体系、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田国芝;援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桥梁修复工程项目风险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6 刘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洪汇勇;液化气船C型球罐货舱失效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袁龙;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隧道洞口段塌方风险评估[D];长安大学;2010年

9 闫自海;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诗青;公路桥梁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风险动态评估与控制的岩溶隧道施工许可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03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