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21:14
本文关键词: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产品系统 技术创新 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摘要】: 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之源。为此,2006年我国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复杂产品创新代表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基础。 复杂产品创新具有时间跨度大、用户定制程度高、采用技术先进等特点,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系统工程。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创新者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项决策,即使出现细微的失误,也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此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创新风险管理逐渐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关注的焦点。目前,针对复杂产品创新风险的专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复杂产品创新的特点,集中研究了复杂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的若干问题,全文共八章: 第一章为导论。首先,阐述了复杂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的研究背景,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分析了我国当前复杂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详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复杂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是后续章节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从理论角度研究了复杂产品的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对复杂产品创新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了分类,然后指出这些风险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对创新结果的作用形式也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复杂产品创新的关键风险因素模型,全面揭示了复杂产品创新风险的动力学特征。 第四章是对复杂产品创新的关键风险因素模型的实证检验。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关键风险因素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有关研究发现进行了说明。 第五章考察了两种主要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采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系统地梳理了概率风险评估模型和模糊风险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比较了它们的优劣。然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指出这两种模型均不能满足我国创新企业对风险评估的要求,创新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合理的综合评估模型。 第六章提出了基于HAHP方法的复杂产品创新风险综合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弥补了传统层次分析法的不足;有效地整合了概率风险评估模型和模糊风险分析模型,符合风险评估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讨论了复杂产品创新的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该章从资源理论出发,指出了复杂产品合作创新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项目型复杂产品创新的组织结构模型。在该模型中,创新成员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成员在创新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本章论证了项目型组织不但能够有效地降低复杂产品的创新风险,而且能够提高创新的效率。 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全文结合我国复杂产品创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详细地研究了复杂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其研究结论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的复杂产品创新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复杂产品系统 技术创新 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73.2;F2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8
- 1.1.研究背景10-12
- 1.1.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必要性10-11
- 1.1.2.复杂产品创新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11-12
- 1.2.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2-16
- 1.2.1.我国复杂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的现状12-15
- 1.2.2.现有研究对复杂创新风险管理的指导作用不足15-16
- 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16-18
-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16-17
- 1.3.2.研究的意义17-18
- 1.4.关键概念与研究范畴18-19
- 1.4.1.复杂产品系统(CoPS)18-19
- 1.4.2.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风险19
- 1.5.研究方法19-23
- 1.6.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23-24
- 1.7.论文力图作出的创新24-27
- 1.8 结束语27-28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8-48
- 2.1.复杂产品系统28-33
- 2.1.1.复杂产品概述28-29
- 2.1.2.复杂产品系统的特点29-31
- 2.1.3.传统技术创新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31-33
- 2.2.风险与技术创新风险33-37
- 2.2.1.风险的定义33-36
- 2.2.2.技术创新风险的定义36-37
- 2.2.3.技术创新风险的特点37
- 2.3.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37-39
- 2.3.1.连续风险管理模型(CRM)37-38
- 2.3.2.其他风险管理框架38-39
- 2.4.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识别39-42
- 2.4.1.主要的风险识别方法39-40
- 2.4.2.对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识别研究40-42
- 2.5.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估常用方法介绍42-44
- 2.6.技术创新的风险控制44-46
- 2.7.关于现有研究的评述46-48
- 第三章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关键风险因素模型48-65
- 3.1.前言48-49
- 3.2.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绩效研究49-54
- 3.2.1.对产品创新绩效评估的研究49-50
- 3.2.2.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的多维指标体系50-54
- 3.3.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风险因素分析及理论假设54-62
- 3.3.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风险因素分类55-56
- 3.3.2.成本因素56-57
- 3.3.3.时间进度因素57-58
- 3.3.4.技术因素58-60
- 3.3.5.组织管理因素60-61
- 3.3.6.市场因素61-62
- 3.4.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关键风险因素模型62
- 3.5.结束语62-65
- 第四章 复杂产品创新关键风险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65-117
- 4.1.前言65-66
- 4.2.问卷设计66-68
- 4.2.1.变量及指标设计66-67
- 4.2.2.量表的发展与修正67-68
- 4.3.数据收集与初步处理68-70
- 4.3.1.研究对象的选择68-69
- 4.3.2.问卷发放及回收方式69-70
- 4.3.3.问卷整理70
- 4.4.结构方程模型与拟和指标70-74
- 4.5.数据分析之一——描述性统计74-78
- 4.6.数据分析之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78-96
- 4.6.1.创新风险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78-81
- 4.6.2.技术因素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81-85
- 4.6.3.市场因素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85-87
- 4.6.4.成本因素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87-90
- 4.6.5.时间进度因素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90-92
- 4.6.6.组织管理因素的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92-96
- 4.6.7.量表之信度与效度分析小结96
- 4.7.数据分析之三——关键风险因素模型的检验与分析96-109
- 4.7.1.整体模型检验96-97
- 4.7.2.模型与假设分析97-108
- 4.7.3.整体模型检验与分析小结108-109
- 4.8.对模型及假设的进一步研究109-111
- 4.9.研究结论与发现111-114
- 4.10.结束语114-117
- 第五章 复杂产品创新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考察117-135
- 5.1.前言117-118
- 5.2.概率风险评估(PRA)118-127
- 5.2.1.概率风险评估概述118-120
- 5.2.2.概率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及步骤120-127
- 5.3.模糊风险分析(风险综合评估)127-130
- 5.3.1.模糊风险分析简介127
- 5.3.2.模糊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127-130
- 5.4.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130-133
- 5.5.结束语133-135
- 第六章 基于FAHP方法的复杂产品创新风险综合评估模型135-161
- 6.1.前言135-138
- 6.2.风险综合评估模型(IRAM)的理论基础138-141
- 6.2.1.三角形模糊数的定义及性质138-139
- 6.2.2.模糊矩阵的定义及性质139-140
- 6.2.3.模糊层次分析法简介140-141
- 6.3.复杂产品创新的风险综合评估模型141-150
- 6.4.应用案例分析150-159
- 6.5.结束语159-161
- 第七章 复杂产品创新的组织模式选择161-177
- 7.1.前言161
- 7.2.复杂产品创新项目合作研发的诱因161-165
- 7.3.复杂产品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选择165-168
- 7.4.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组织168-175
- 7.4.1.项目型复杂产品创新组织168-170
- 7.4.2.项目型复杂产品创新组织的结构模型170-172
- 7.4.3.风险管理与项目型复杂产品创新组织172-175
- 7.5.结束语175-177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77-182
- 8.1.前言177
- 8.2.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177-179
- 8.3.研究的不足之处179-180
- 8.4.研究展望180-182
- 参考文献182-195
- 附录一195-200
- 附录二200-204
- 致谢204-20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友棠;肖辉;李思呈;;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防范浅析[J];当代经济;2011年13期
2 柴永红;韩树荣;;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指标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12期
3 戴大双;宋砚秋;;基于变权综合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效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4 迟嘉昱;孙翎;;基于HHM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9期
5 李霞;项平;宋素玲;包咏慧;;供应商参与对创新风险的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年01期
6 周叶;张梅青;林侠;;制造型企业创新系统的风险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软科学;2010年11期
本文编号:652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65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