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草堂溪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草堂溪为例
【摘要】:为揭示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风险的影响,选择草堂溪小流域作为研究区,以1990、2000、2004和2010年4期TM和CBERS影像获取草堂溪小流域土地利用信息,以500 m×500 m为基本单位,制作格网作为辅助评价单元,借助GIS技术为数据分析平台,对土地生态风险指数进行空间插值,生成1990、2000、2004和2010年4期生态风险分级图。结果表明:1990—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指数上升0.03;研究区5种风险等级连片分布,与耕地和水域分布区域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5种生态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15~25°和25°坡度带上以及500~1 000 m和1 000~1 500 m两个高程带上;研究区生态风险呈现先恶化后好转的趋势,较低风险等级面积在1990和2010年最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23%和37.41%,2000和2004年高风险等级面积最大,分别为29.69%和35.54%。研究得出草堂溪小流域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原因主要为自然条件限制和人为因素控制。针对研究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提出调控对策,具体有:进行最优土地利用组合类型搭配,调整不合理土地利用类型,改良林分结构;对流域近消落带部位的土地利用在统筹考虑水环境污染治理和土壤侵蚀问题的同时进行统一合理规划管理。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评价 三峡库区 草堂溪
【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0808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基金(41161140352)课题3
【分类号】:X826
【正文快照】: 生态风险评价是指研究区域在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对不利生态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1],重点评估人为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不利改变及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深入,生态风险评价逐渐成为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孝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意义及生态功能区段的划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2 刁承泰,黄京鸿;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3 廖和平;洪惠坤;陈智;;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及其生态利用模式——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4 魏兴萍;;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5 陈利顶,傅伯杰,王军;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陕西延安地区大南沟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1期
6 范一大,史培军,辜智慧,李晓兵;行政单元数据向网格单元转化的技术方法[J];地理科学;2004年01期
7 安佑志;尹占娥;殷杰;张华;张书娟;;上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风险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8 徐昔保;杨桂山;李恒鹏;苏伟忠;;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前后水土流失时空变化模拟及分析[J];湖泊科学;2011年03期
9 许妍;高俊峰;高永年;;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太湖地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湖泊科学;2011年04期
10 张大伟;李杨帆;孙翔;张方山;朱红兴;刘毅;张英;庄敏;朱晓东;;入太湖河流武进港的区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J];环境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再岚;智颖飙;李政海;张荷亮;EMMY Komada;刘玉虹;马文红;张建平;;鄂尔多斯东胜地区土地覆盖的景观格局[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杨庆朋;张俊梅;赵志革;周亚鹏;许v,
本文编号:801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80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