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长期以来,其不仅涉及了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也直接影响到一国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十分重要。而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控制能力的前提。因此,精确度量信用风险是实现信用风险有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意义在于:通过调整银行的信用风险暴露、计算合理补偿以及优化配置银行资本来提高银行的总体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和手段己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不能满足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科学量化度量和有效管理的需要。而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为开发新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工具。在上述利用新型信用风险计量模型量化信贷风险方面,西方商业银行的进程要快于中国商业银行,具体体现为:中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用于客户的筛选和风险的预警,而未向更深层次的风险量化管理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使得中小企业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并在中国的经济社会体系中承担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而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商业银行,不仅致力于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股权结构的调整,募股上市的实现,而且还在稳步推进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盈利结构的转型,以期真正提升市场竟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在转型过程中,银行对客户结构的调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调整,其对银行的业务结构、盈利结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客户对象从集中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正逐步向多种经济性质的客户、向不同规模的客户进行战略转型,中小企业客户也正成为商业银行争夺的重要客户源。由于中小企业信贷具有金额小、笔数多、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削弱了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动力;因此,如何将较为先进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改良并运用于中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甄别成本,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 首先,在深入分析企业财务指标模型和KMV模型风险度量的思想和技术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状,提出模型修正方法和参数估计方法。 其次,尝试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数据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交易行情和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在研究中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最后,在考虑中小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调整现有企业指标的Logit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在评价中小企业信贷状况过程中的有效性;同时剖析KMV模型度量方法、理论和模型,并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计算股权波动率,采用截面数据计算违约距离和预期违约率;并通过将KMV计算结果引入含有企业财务指标的Logit模型,以验证KMV模型在评估企业信用时的有效性。 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本文以五章的篇幅进行阐述: 第1章为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文献综述; 第2章主要对信用风险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包括信用风险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方法; 第3章主要分析了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在总结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信用评级模型和在险价值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中的适用性; 第4章主要论述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度管理中的应用。利用统计软件对中小企业样本及其配对样本的基本财务数据进行筛选并构建财务指标模型,同时在运用KMV模型计算出违约距离,并将其作为风险因子再次引入财务指标模型,进而比较前后两个回归模型的在判断企业信用过程中的有效性。 第5章对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随着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完善及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商业银行为优化客户结构、拓宽自身发展空间的需要将会大力开拓中小企业客户市场,信用度量模型必然大有用武之地。但在引入信用度量模型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仅有先进的信用度量模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培育良好的信用文化,信用度量模型只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手段。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契机,推动信用文化的建设。在信用文化的理念下,建立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将信用量化落实到银行的授信政策、资产定价、贷后管理、业绩考核评估等各项业务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信其在中小企业信贷风向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度量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4;F22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1章 导论8-17
- 1.1 选题背景8-10
- 1.2 研究方法10
-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10-11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第2章 信用风险度量17-25
- 2.1 信用风险概念17-18
- 2.2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18-25
- 第3章 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25-37
- 3.1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特点25-28
- 3.2 信用评级模型适用性分析28-32
- 3.3 基于KMV 模型的在险价值模型适用性分析32-37
- 第4章 信用度量模型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37-60
- 4.1 样本选取37
- 4.2 备选财务变量指标37-38
- 4.3 描述性统计量及正态分布检验38-44
- 4.4 财务指标变量的初步辨别筛选44-46
- 4.5 LOGIT 模型构建及检验46-48
- 4.6 引入违约距离的二项LOGIT 模型构建48-57
- 4.7 结果分析57-60
- 第5章 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建议60-64
- 5.1 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意义60-61
- 5.2 信用度量模型在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建议61-64
- 附录64-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吉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美国经验与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2 王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及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3 魏云良;;解决融资制约是支持中小企业克服危机影响的关键[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4 刘希卫;;浅谈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5 梁玮;;挣脱“囚徒”生涯,前路在何方?——聚焦皮革中小企业生死线上的突围[J];西部皮革;2011年16期
6 王翰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策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7 封丹;;“钱荒”来了,谁来解救中小企业?[J];科技智囊;2011年09期
8 蒲文宜;;2011年上半年各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政策汇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8期
9 李清荣;曹阳;李玫;;银企双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思路[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10 闫冰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打造中小企业服务优质金融品牌[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浩;;风险管理创造价值——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建设研究[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牟洪波;牟永春;;发展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好途径[A];“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研讨会专集[C];1999年
3 陈佳贵;黄群慧;;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农行提速中小企业贷款流程[A];2003北京中小流通企业服务年会专刊(2)[C];2003年
5 马骥;贺鲁男;;关于政府在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政策建议[A];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杜莹芬;;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浅析[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林;;谈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7年
8 邓玉莲;;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9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课题组;;从金融危机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10 狄娜;;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发展[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o,
本文编号:974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97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