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网络模型的生态风险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息网络模型的生态风险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网络分析 信息理论 水库生态系统
【摘要】:人类开发活动造成剧烈的生态系统自然条件变化,生态风险评价可以对受到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包括物种和群落等)的潜在影响进行模拟和量化。通过对信息流量的概念和网络控制分析,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组分间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提出一种能实现全局风险模拟的生态网络模型,即信息网络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面向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同时实现兼容多胁迫因子统一模拟和多风险受体间的风险追踪。以澜沧江漫湾水库为例,在估算重金属Hg、Pb和Cd初始环境风险后,利用信息网络模型追踪分析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功能组分之间的风险传递路径,评估各生态组分和整体系统的危险程度。结果表明,在累积效应作用下,对于生态系统和部分群落,整合网络风险值与初始环境风险值之间有着显著差别;在发生环境胁迫时,虽然处于食物网底层的生物类群可能最先受险,但在控制信息作用下食物网上层类群也会受险,甚至其最终受到的潜在威胁比前者更大。信息网络模型可识别出复杂的风险流动路径和群落间的风险累积,从而为生态系统风险评价和管理提供更为系统综合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网络分析 信息理论 水库生态系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543,9132530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0003110027)
【分类号】:X826
【正文快照】: 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通常被定义为通过估算在特定干扰发生后或者预计干扰即将发生时生态系统的可能损害或潜在的各种影响的定量评价[1-3]。生态风险胁迫因子的来源涉及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方面,受压力影响下的生态系统或其组分的有害影响的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辉,李双成,郑度;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系统风险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榆霞,刘嘉麒,王立前;漫湾电站建成后澜沧江下游水质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3 周建方;唐椿炎;许智勇;;贝叶斯网络在大坝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吉军;周婷;刘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引鸽;徐春迪;袁晓红;;土地生态风险分析及对策——以宝鸡市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邓祖涛;陆玉麒;周玉翠;;长江流域城市实力等级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4 李晓旭;张建强;朱秀华;;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价[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颜磊;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6 王众;匡建超;曾剑毅;;国内外油气勘探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2期
7 陈伯扬;;福建浅海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初探[J];福建地质;2008年04期
8 邓飞;于云江;全占军;;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9 郭秀锐;胡宏伟;陈东升;魏巍;程水源;;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韩晨霞;彭林;赵旭阳;刘征;赵晴;党宏媛;;驼梁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云鹏;;生态风险的气候变化情景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滕丽华;杨季芳;;象山港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分布和生态风险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王月;李晖;蒋忠诚;马祖陆;罗为群;;会仙岩溶湿地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英文)[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陶建华;;天津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特性研究与模拟[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5 毕胜;;基于生态风险评价的生态敏感地区空间管制规划研究——以宣城市环南猗湖区域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6 湛忠宇;车娅丽;龚李莉;许晓林;;水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A];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彬;基于MMOI方法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与挽留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尹荣尧;江苏省沿海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风险格局与政策调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兵;黄土丘陵区流域生态恢复环境响应及其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4 韩同福;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王薇;土石坝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陈跃;跨境管道工程全寿命期集成化风险管理与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万毅;基于RBFNN的接触网系统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李远华;生态环境流量流向评价方法及其在西藏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谢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丁园圆;县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平衡模拟及其潜在环境风险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娟;城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费杜秋;青藏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艳;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军;湖南林区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中莉;湖南省乡村公路工程造价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韩丽丽;东营市生态风险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翔;大气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彭欢;上海市室内灰尘中PAHs污染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菊梅;甘肃省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徐丹丹;甘南天然草地生态风险评价和预测[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伟,王桥,王文杰,刘建军,杨一鹏;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2 郭平,谢忠雷,李军,周琳峰;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3 李丽娟;澜沧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J];地理学报;1999年S1期
4 王铮,张丕远,刘啸雷;中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1995年03期
5 付在毅,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6 李双成,郑度;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7 陈栋,周新桥,江振河;转基因植物生态风险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8 梁潇云,钱正安,李万元;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环流型及水汽场分析[J];高原气象;2002年04期
9 曹洪法,沈英娃;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概述[J];环境化学;1991年03期
10 韩丽,戴志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婷婷;刘立;嵇文涛;;生态风险评价内涵及方法研究[J];甘肃科技;2010年13期
2 柯学莎;黄家文;;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J];人民长江;2011年03期
3 王晓峰;;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2年01期
4 来有鹏;;农药生态风险评价述评[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2年07期
5 曹洪法,沈英娃;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概述[J];环境化学;1991年03期
6 马宝艳,张学林;吉林省区域环境中硒的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1期
7 韩丽,曾添文;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与管理简介[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8 卢宏玮,曾光明,谢更新,张硕辅,黄国和,金相灿,刘鸿亮;洞庭湖流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2003年12期
9 肖风劲,欧阳华,程淑兰,张强;中国森林健康生态风险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2期
10 孟东平,张金屯;山西省能源重工业复合生态带生态风险评价[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娜;余若祯;王宏;;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包慧娟;王永芳;;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段飞舟;石静儒;;生态风险评价回顾与我国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展望[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4 周军英;程燕;单正军;Martin Williams;Mark Cheplick;;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暴露场景和暴露模拟平台构建[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景宜;文彦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自珍;施维林;;西部荒漠绿洲开发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决策模型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娟;蔡永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崇明岛为例[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游珍;;基于景观格局的孤山川流域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李谢辉;;3S技术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孟东平;张金屯;;山西省能源重工业复合生态带生态风险评价[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邱桔;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杨娟;岛屿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谢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刘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李雪华;锑矿区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昕;上海滨海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程文龙;宁夏盐池北部风沙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林小丽;农药对家蚕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马萧;脆弱性矿区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炳亮;森林景区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6 章德武;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贺睿;大连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乔群博;乌兰木伦河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郭先华;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及水质安全管理[D];贵州大学;2008年
10 刘晓;基于3S技术三峡库区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7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97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