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负利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再度进入负利率时期。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经济背景下,负利率影响效果和作用方向并不与一般利息理论和国际表现一致。负利率对经济增长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条件,正负两方面作用此起彼伏、时高时低,负利率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从新中国(1953—2010)经济发展数据来看,整体而言负利率是对经济增长有损害。因此,笔者认为央行应坚持利率市场化的大方向,逐步放弃利率管制,消除负利率,让市场利率回复到均衡利率水平,以增加储蓄、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负利率 经济增长 市场利率 均衡利率
【分类号】:F822;F1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利率是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经济变量,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和借贷的成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对经济健康运行产生重大影响。费雪(Irving Fisher)在解释“吉布森反论”的时候,首次区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经过物价水平调整之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2 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3 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会妙,苗巧刚;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投资效应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苏春林;对加入WTO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4 高晓红;从管制到自由化:利率理论的批判与整合[J];财经研究;2002年07期
5 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6 江春,刘春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新制度金融学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7 王会妙,苗巧刚;金融堵塞与资金逆配置: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8 冯昕;生命周期、预期利润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财贸研究;2003年02期
9 余力;关于我国金融市场化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5期
10 邱志刚;国外银行微观机制前沿理论研究综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俭华;商业银行利率商品经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段红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姚枝仲;市场化的增长与波动效应[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樊卫东;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战明华;中国金融深化的绩效与经济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桂敏杰;中国股票市场非竞争均衡与制度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杨建林;基于优化方法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周小斌;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卢文鹏;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担保与财政成本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龚玉池;竞争、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彦杰;商业银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曹晓勇;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彭志超;海南农村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发展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4 魏翔;我国寿险市场的因素分析与发展预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陈尉;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分析和观点[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王珂英;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统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曾伟军;论我国贷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张京;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D];西北大学;2001年
9 何春燕;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刘雅丽;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2 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3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4 贾春新;金融深化:理论与中国的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真诚;;负利率或致房价再涨[J];法人;2010年10期
2 ;负利率困局考验宏观调控智慧[J];共产党员;2010年19期
3 ;CPI冲高引发存款“负利率” 财富保值迫在眉睫[J];安家;2011年08期
4 夏建民;加速科技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6年06期
5 陈德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04期
6 黄湘宁;;关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7年02期
7 张绍华;当前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研究的对策与措施[J];中国包装;1999年06期
8 魏龙,张云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1年11期
9 毕军贤;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卧龙;负利率制造地产泡沫[J];股市动态分析;2005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蔡中华;刘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自然资本投资模型[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建民;刘振娥;;流通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曹林峰;刘黄金;;苏北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梁;龚方雄:一季度或现短暂负利率[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王苹;负利率容易助推房市或股市泡沫[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舒时;美降息带动香港 香港楼市因负利率走高[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亦吾;负利率时代香港楼价节节攀高[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记者 徐思佳;负利率致居民储蓄消费意愿下降[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中国经济需要适度紧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见习记者 徐欢;野村证券:中国将延续投资热潮[N];证券时报;2009年
8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博士 沈建光;工资上涨带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动力[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何显春;省建设厅开展中央投资污水垃圾设施项目自查工作[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10 胡梅娟 嵇哲;区域合作为经济增长添活力[N];中国改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8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陈国銮;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5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洪艳;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8 程健;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路;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阎丽芬;次贷危机爆发后出口贸易减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3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0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