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的发展创新对于维护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稳定、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始终贯彻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历史包袱得到了有效化解,服务“三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有序推进,推出了许多符合农村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逐步建立。本文首先回顾了莱芜市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历程,探究莱芜市农村金融变迁背后的制度原因和历史原因,在总结和评述了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其当前格局下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后分别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莱芜市农村金融的供求主体、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力求更加深刻、清晰地揭示莱芜市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缺陷,为下一步改革指明方向。最后,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快莱芜市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形成了如下的研究结论:(1)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一般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的变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力量在增强,农村金融改革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不能仅仅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战略部署;(2)莱芜市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供不应求、资金外流、市场分割、金融垄断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农村地区的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门槛,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农村金融创新;(3)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内生性,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应当合理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将其纳入金融当局的监管之中,使其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莱芜市 农村金融 供给 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10-11
- 1.1.1 研究目的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
- 1.2.3 研究述评14-15
-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15-18
- 1.3.1 基本概念15-16
- 1.3.2 相关理论基础16-18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8-20
- 1.4.1 研究思路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4.3 研究创新点19-20
- 2 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变迁分析20-27
- 2.1 改革开放前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变迁20-22
- 2.2 改革开放后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变迁22-27
- 2.2.1 农村金融机构的恢复(1978—1993)22-23
- 2.2.2 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1993—2005)23-24
- 2.2.3 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2005--)24-27
- 3 莱芜市农村金融现状分析27-37
- 3.1 莱芜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27-31
- 3.1.1 莱芜市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历程27-29
- 3.1.2 莱芜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29-31
- 3.2 莱芜市农村金融现状分析31-34
- 3.2.1 莱芜市金融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31-32
- 3.2.2 莱芜市农村金融整体发展状况分析32-33
- 3.2.3 莱芜市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分析33-34
- 3.3 莱芜市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分析34-37
- 4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分析37-47
- 4.1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主体37-41
- 4.1.1 政策性金融机构38-39
- 4.1.2 商业性金融机构39-40
- 4.1.3 合作性金融机构40
- 4.1.4 非正规金融40-41
- 4.2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变化趋势41-43
- 4.2.1 农村金融供给的影响因素41-42
- 4.2.2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变化趋势42-43
- 4.3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43-47
- 4.3.1 金融市场分割严重,存在多重利率43-44
- 4.3.2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金融供不应求44
- 4.3.3 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窄,,农业保险保障性差44
- 4.3.4 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难44-45
- 4.3.5 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问题45
- 4.3.6 民间金融的合理、有序发展问题45-47
- 5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分析47-56
- 5.1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及需求层次47-50
- 5.1.1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主体47-49
- 5.1.2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层次49-50
- 5.1.3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的基本特征50
- 5.2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变化趋势分析50-54
- 5.2.1 农村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思路50-52
- 5.2.2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变化趋势分析52-54
- 5.3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中存在的问题54-56
- 5.3.1 可抵押品缺乏与民间金融盛行54
- 5.3.2 农业贷款的高风险、长周期与低收益54-55
- 5.3.3 信息不对称与信用、法律体系缺失55
- 5.3.4 交易成本高与金融需求层次分布不均55-56
- 6 加快莱芜市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56-61
- 6.1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政策法规56-57
- 6.2 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促进农村金融创新57-58
- 6.3 民间金融阳光化58-59
- 6.4 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59-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农村金融离不开你[J];中国监察;2003年17期
2 冯;系统推进农村金融改革[J];南方农村;2003年05期
3 李伟;统筹考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领导之友;2004年01期
4 焦瑾璞,周诚君;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李升高;当前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南方金融;2004年08期
6 王清生,张国良;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J];武汉金融;2004年08期
7 谢平;农村金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11期
8 池小萍;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9 李琼;美、印多元农村金融制度及其启示[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胡滨;;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及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安;赵涟泓;;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亚拉图;;改革和完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4 孟春;高伟;;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5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郭明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定;;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长云;政府支持农村金融 由机构优先向功能优先过渡[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主持人 邹民生 乐嘉春;新农村建设需要怎样的农村金融[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 博士 张亚平;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还远未开发[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4 谷秀军;农村金融服务前景可期[N];金融时报;2008年
5 记者 杜斌 李庶民;天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N];金融时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王巷扉;农村金融改革看丽水[N];丽水日报;2012年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钟钰;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及启示[N];农民日报;2013年
8 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余干县支行 周锋荣;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联络员模式[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田洋;调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N];贵州日报;2013年
10 平书;调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N];黄山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紫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及财政支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2 吴蕴韬;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3 谢琼;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梁邦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桑瑜;基于组织创新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李U
本文编号:1005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0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