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家庭金融比较:理论与政策意涵
本文关键词:跨国家庭金融比较:理论与政策意涵
【摘要】:本文对研究各国家庭资产配置的文献进行综述,进一步讨论其未来学术与政策研究思路。在样本方面,本文建议进行跨国资产配置的长期追踪调查,比较观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而探讨经济发展程度与家庭资产配置的关系。有关跨国文化与社会变量的研究,也须仰赖各国文化与社会相关的数据。在议题上,有关跨国金融的研究尚未对跨国性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进行比较。关于经济低度发展国家的研究,未来重点则是如何建立适当方式,考虑因非自愿性因素而被排除的家庭。最后,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本文提出了资本市场建设的立论基础,并强调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对不同经济阶段和经济区域的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庭金融 资产配置 学理体系 政策意涵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2026;71021001)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186)
【分类号】:F831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市场不但可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同时也对投资人财富有直接影响。过去文献多关注企业和金融市场的角色,对于家庭金融行为,则较少有人研究。以Campbell(2006)的综述文章为标志,家庭金融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养老、股市参与、资产分散化、房地产投资、贫富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实,魏众,B.古斯塔夫森;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J];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2 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3 李涛;;社会互动与投资选择[J];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4 郭庆旺;贾俊雪;赵志耘;;中国传统文化信念、人力资本积累与家庭养老保障机制[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5 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6 何立新;封进;佐藤宏;;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7 李涛;郭杰;;风险态度与股票投资[J];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8 李涛;王志芳;王海港;谭松涛;;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状况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9 王江;廖理;张金宝;;消费金融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10 孙涛;黄少安;;非正规制度影响下中国居民储蓄、消费和代际支持的实证研究——兼论儒家文化背景下养老制度安排的选择[J];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蕊;娜娜;;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2 黄凌灵;刘志新;;考虑住房因素的中国居民资产配置问题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辉;龙学锋;;基于数学模型的居民家庭股票投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张光海;;从经典消费不足理论看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严敏;尹贻林;;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服务取费机制研究——一个风险分担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6 周好文,潘朝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7 蒋云峗;;我国养老保险对国民储蓄挤出效应实证研究——代际核算体系模拟测算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8 朱超;周晔;;储蓄率、经常项目顺差与人口结构变迁[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9 张琼;白重恩;;抚养负担、居民健康与经济增长——影响我国县市经济发展的人口特征因素[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10 彭腾;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政策措施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林龙;叶阿忠;;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中国居民消费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赖小琼;刘秀英;付嘉玲;;从储蓄倾向的角度论收入分配与消费的关系——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拓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张荣武;徐文仲;;异质预期、群体演化与资产价格波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敖翔;;住房权对家庭消费、储蓄和主幸福感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A];第五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t;吴卫星;;婚姻对家庭风险资产参与的影响[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社会资本与家庭金融决策[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总第6期)[C];2003年
9 邵宜航;刘雅南;张琦;;存在收入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基于一个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10 张微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省团风、宜都和仙桃三地的调查[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周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雪冰;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帅星;机构持股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冀雪;沪深股市财富效应与消费需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程素敬;中国城乡收入不平等与流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张磊;陕西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吴晓恺;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商洋洋;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居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王海阳;养老保险制度、人力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义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申世军;马建新;;我国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1期
3 李建军,田光宁;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金融论坛;2001年11期
4 郑功成;加入WTO与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5 张红地;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步伐[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6 金晓彤,杨晓东;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媦的四个假说及其理论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7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8 田青;马健;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9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10 姚玲珍;刘旦;;中国城镇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分析——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宏观消费函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欣;;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的统计框架构想[J];统计与决策;2007年06期
2 陶沙;钟辉晨;;当心,家庭资产的流失[J];中国商人;1999年06期
3 于丽萍;;家庭资产防流失[J];致富天地;2004年06期
4 孙元欣;美国家庭资产结构和变化趋势(1980-2003)[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5 彭振武;;中彩后家庭资产巧规划[J];大众理财顾问;2007年01期
6 尹娟;;为家庭资产建防震墙[J];财务与会计;2008年12期
7 万萍;;家庭资产配置五大样板[J];生意通;2010年04期
8 ;通胀下的家庭财务指标[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10年12期
9 ;家庭资产──隐性流失面面观[J];税务;1997年09期
10 陶沙,钟辉晨;家庭资产防流失[J];经济论坛;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楠;孙元欣;;家庭资产分布两极化与金融危机的必然性——美国政府政策的定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良;家庭资产是怎样流失的[N];福建日报;2002年
2 佟琳;家财配置不当 财务危机暗藏[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3 ;别让家庭资产在无形中流失[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4 ;日本:“家庭资产进入投资领域,可促经济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本报记者 娜日斯;家庭资产配置决定家庭投资成败[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6 季明;廉租惠谁?建议开通家庭资产核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小徐邋东篱 杜晶;我市居民家庭资产30年增长88.8倍[N];宜兴日报;2008年
8 魏建军;家庭买保险 谁收入高谁先买[N];东莞日报;2009年
9 北京明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经纪人 孙绍华;北京海归家庭的保障计划[N];中国保险报;2009年
10 肖志光;如何破解居民家庭资产“双低”困局?[N];中国保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湘海;基于生命周期的家庭资产配置模型[D];天津大学;2008年
2 孙培芳;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家庭资产变动情况及其影响的文献综述[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俊;家庭资产配置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尹璐;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2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5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