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市场与金融稳定——理论与证据
本文关键词:银行间市场与金融稳定——理论与证据
【摘要】:银行间市场是促进还是阻碍了金融稳定?既有研究认为银行间市场作为银行之间相互拆借资金以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制度安排,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通过风险分担促进金融稳定,或者为金融传染扩散提供了渠道。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表明,在异质性流动冲击下,银行间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能够使银行避免清算长期资产带来的损失,从而有效降低了金融传染的可能性。采用民国时期上海银行业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在1935年"白银风潮"期间.有效的银行间市场在维护会融稳定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 风险分担 金融稳定 白银风潮
【分类号】:F830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不稳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本轮金融危机对此提供了最有力的注脚?。由于中国金融改革的渐进式特征以及改革逐渐触及核心领域,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演化和中国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不断暴露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彦东;;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分析——金融网络中的系统风险衡量与成本分担[J];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2 郑会欣;试论1935年白银风潮的原因及其后果[J];历史档案;198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兵;张禹;王振磊;;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基于14家上市银行数据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2期
2 代松;;中国上市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分摊”——基于边际预期损失模型的分析[J];金融论坛;2013年08期
3 王鹏;高鹏程;;中国大额支付系统节点强度分布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年06期
4 彭建刚;马亚芳;;基于系统整体性的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5 宫晓琳;;宏观金融风险联动综合传染机制[J];金融研究;2012年05期
6 童牧;何奕;;复杂金融网络中的系统性风险与流动性救助——基于中国大额支付系统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09期
7 钟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基本特征与审慎监管——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反思[J];江海学刊;2013年02期
8 范小云;王道平;刘澜飚;;规模、关联性与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衡量[J];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9 肖璞;刘轶;杨苏梅;;相互关联性、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10 苏明政;张庆君;赵进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预期损失分解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黄江华;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作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4 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于蓓;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6 丁德圣;次贷危机后国内外金融监管思路和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肖璞;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沈春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统计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高国华;基于系统性风险的银行资本监管及其宏观经济效应[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代春霞;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影响下的中资银行业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柳琴;1935年金融恐慌与中国新式银行业的不平衡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代百洪;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郑水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法律监管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4 董慧;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徐月圆;日间信贷对我国大额支付系统风险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鄢俊华;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刘浩;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盖曦;基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网络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9 李颂;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与风险传染性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聪;贾彦东;;金融网络视角下的宏观审慎管理——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中圣;保持我国金融稳定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45期
2 李凡;论外资质量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石亚兰;郭建伟;;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对金融稳定工作的影响[J];经济问题;2007年01期
4 刘晓峰;;“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J];时代金融;2007年01期
5 李鹏;蔡庆丰;;全球流动性过剩、对冲基金发展与中国金融稳定[J];上海金融;2008年03期
6 王仁祥;安子铮;;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关联性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7 ;金融广角[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8年06期
8 吴爽;;从金融危机看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J];技术与市场;2009年10期
9 ;“应对金融危机 维护金融稳定”研讨会及征文通知[J];武汉金融;2009年08期
10 汤柳;王旭祥;;欧盟金融稳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分析[J];浙江金融;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扬;殷剑峰;;理顺利率体系,健全利率形成机制[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2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07)摘要[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君生;;严打整治非法地下私彩全力维护社会金融稳定——对县域严打“地下私彩”维护社会金融稳定的调查思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4 李研妮;冉茂盛;;合作策略下银行抗流动性风险能力增强的理论验证——基于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流动性管理的模型分析[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郭斌;;公司债券市场与金融稳定[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7 李巍;张志超;;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兼论中国最优开放时点的选择[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8 刘桂荣;;征信体系建设: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新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优化金融生态 建设金融强省[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 任敏;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成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邱壑;银行间市场有望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郭茹;首批中小企业短融发行遭市场冷遇[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王锦 牛洪军;申能股份短期融资券发行获准[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记者 高国华;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活跃[N];金融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海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遭遇市场寒流[N];中国财经报;2008年
7 记者 王媛;提准冲击资金面 7天利率飚至6%以上[N];上海证券报;2011年
8 记者 刘世磊;7月银行间市场利率继续下降[N];证券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王辉;银行间市场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记者 高国华;北京国管中心发行50亿元定向工具[N];金融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2 刘沛;开放经济下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3 王心如;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邹传伟;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13年
6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7 王玉刚;美国次贷危机的资产负债表放大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谢建敢;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董旭操;存款保险制度及其金融发展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传飞;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行间市场网络流动性传导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王毅;基于网络分析的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马朝阳;金融稳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鹿雯;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浩;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郭子润;开放经济条件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7 许永强;我国货币政策冲击与银行信贷行为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崔士迁;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稳定与调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9 孔琛;加强履行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责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贾拓;银行业绩效考核机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59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5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