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动态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区制转移效应的计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通货膨胀动态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区制转移效应的计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通货膨胀惯性 货币政策 区制转移 非对称特征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区制下通货膨胀惯性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运用MS-DSGE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所具有的不同效果。结果表明:(1)我国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高低区制,并且惯性特征明显,低区制的平均持续期为25个月,高区制的平均持续期为11个月,高通胀状态对应较大的政策波动;(2)从数理及实证的角度证明,政策在不同区制间转换对通胀预期不存在影响。(3)政策转换对实际通胀、产出缺口以及利率等变量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DSGE模型中加入了区制转移效应;(2)考虑了MS-DSGE模型中家庭部门对政策信息的了解服从贝叶斯学习型规则情况。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通货膨胀惯性 货币政策 区制转移 非对称特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规则动态计量方法及应用研究》(批准号:12JJD790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24;F8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动以及政策目标的转变,有些时期出现了显著的通胀,一些时期可能出现轻微通货紧缩。自2008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以及经济波动较频繁。这就意味着我国的通货膨胀动态路径可能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转变,并且通货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鹞飞,洪丽静;人民币汇率之争与中国宏观经济决策的难题[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肖才林;;股票市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3 王蕾;赵昕;;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格兰杰检验[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9期
4 赵林;乔光平;胡传禄;;准理性预期下央行的加息政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黄平;;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检验[J];上海金融;2006年06期
6 王博含;曾令华;耿中元;;我国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7 蒲勇健;龚文娟;;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非对称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05期
8 刘舒潇;;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2007年04期
9 李焕;;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5期
10 魏玺;;引入货币政策变量的中国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5 朱庆;;利率变动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明 实习记者 杨丽娟;2010年宏调政策“积极”“适度”不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赤择远;抑通胀 宏调政策需软硬结合[N];证券日报;2010年
3 朱以师;楼市再度来到敏感期 货币政策谨慎微调[N];经济视点报;2009年
4 唐福勇;全力应对政策方向大变[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记者 王宇 姚均芳;时隔三年加息,忧增长让位忧通胀[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记者 李帅;“双政策”加速经济回暖 微调控制潜在风险[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7 记者 徐以升 李彬;李稻葵:今年是股市和房地产调整年[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新华社记者 记者 韩洁 王宇 江国成 姚均芳;“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远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何时惠及物流行业[N];中国商报;2009年
10 记者 潘晓娟;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房地产业贷款将继续受控[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苏瑜;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郭红兵;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及其货币政策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曾华珑;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铭;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鲁瑞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文琳;中国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梅津;中国货币政策对制造的影响及行业差异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7 曹海军;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游;货币政策对住宅价格传导效应的区域性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程;我国房地产泡沫及相关货币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浩;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4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1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