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国有银行垄断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工业技术创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30 14:10

  本文关键词:国有银行垄断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工业技术创新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国有银行垄断 技术创新 面板数据 工具变量估计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金融对实体经济产业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从现实情况看,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一直未有显著提升,除其他原因外,与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特别是国有银行垄断程度不无关联。因此,本文选择工业技术创新这一新的视角对国有银行垄断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国有银行垄断与工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运用面板回归和工具变量估计方法,选取1996—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国有银行垄断与工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相关性,并且较高的国有银行垄断程度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效率损失。由此本文政策含义是:应对现有技术创新政策进行调整,将降低国有银行垄断程度作为技术创新政策的重要内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银行之间的竞争力度,尽快提高国有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在整个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引导信贷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加大对创新性较强的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实施差异化的区域金融政策,降低区域金融发展差距。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国有银行垄断 技术创新 面板数据 工具变量估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垄断资本金融化研究”(批准号12AJL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金融资本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内外影响”(批准号10YJA790145)
【分类号】:F832.3;F2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自金融发展理论提出以来,大量的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King,Levine,1993;Rajan,Zingales,1998;Levine et al.,2000;周立,王子明,2002;王志强,孙刚,2003)。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发展却往往被抑制,资本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延兵;;中国工业产业创新水平及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2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3 魏后凯;;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技术创新能力[J];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4 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5 刘瑞明;;金融压抑、所有制歧视与增长拖累——国有企业效率损失再考察[J];经济学(季刊);2011年02期

6 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7 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8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9 吴延兵;;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10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三良;;“国进民退”论:数据内外之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孔庆洋;余妙志;;工业深化、技术进步与金融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文玉春;;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1978—2004年的实证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保胜;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特征及其启示[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徐晓宁;张新春;;我国商业银行: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6 周平;;基于协调度模型的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7 孙士金;潘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8 郑亚男;;我国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0年14期

9 任海军;李成龙;;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以宁夏为例[J];北方经济;2011年06期

10 蓝虹;产权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杰英;;北京市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效果的实证分析[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靳雪梅;;社会学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王丽萍;刘云;;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的创新策略博弈[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旭平;;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制度与净利息边际收入[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王传荣;徐银良;;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10 邬志辉;;发展农村教育:经济危机时期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胡绍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韦颜秋;外资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稳定性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高玮;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丹;我国企业家危机处理行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光庆;泰安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洋;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市场进入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蕾;企业研发投入与融资决策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钟娜;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风险及规避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才生;;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及其国际比较[J];北方经济;2008年05期

2 朱远程;刘燕;;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新态及对策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4 安强身;;金融漏损、效率修正与“反哺效应”——中国转轨经济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研究的新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5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6 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7 阙澄宇;李丹捷;;论外包对发展中经济的双重效应——基于产品内部分工视角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6期

8 吕剑;;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卢文鹏;金融抑制、路径依赖与中国渐进改革中的制度性公共风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魏后凯;中国工业集中和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金德;论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年07期

2 刘素华;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J];探索与求是;2000年01期

3 赵宏中;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障碍与前景[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任懿奇;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效结合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现代管理科学;2000年03期

5 宋丽红;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J];现代企业;2000年09期

6 李小萍,李正墨;百余名专家学者研讨山西技术创新[J];学会;2000年11期

7 杨钰清;贵轮注重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橡胶;2000年08期

8 秦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问题[J];学习论坛;2000年12期

9 ;第二批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已确定[J];冶金管理;2000年03期

10 张奔;坚持技术创新 依靠科技降成本[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孔来;亓庆亮;王琳娜;;对技术创新与其他相关概念关系问题的认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姜正权;;企业科学发展模式初探——略论技术创新与技术路线图[A];中国通信学会2009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强;;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焦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李福苟;;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艳龙;;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禄仕;王薇薇;;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与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凤敏;娄克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年

9 赵海民;李建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系统整合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夏恩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博弈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中;塑编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朱森第;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3 孙金华;化工企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N];中国工业报;2003年

4 金文;技术创新怎么“创”[N];中国化工报;2000年

5 柳永祥;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N];中国航空报;2002年

6 {勗谄,

本文编号:1117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17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b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