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腐败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道国腐败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东道国 腐败 对外直接投资 动态面板GMM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1XJC790003)
【分类号】:F832.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的跨国资本流动开始出现调整,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要素以及广阔的市场潜力,大量的跨国直接投资开始频繁地流入发展中国家。但与以发达国家作为东道国相比,跨国公司选择进入发展中国家往往需要应对其欠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冠宏;蒋殿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东道国制度重要吗?[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2 谢平,陆磊;利益共同体的胁迫与共谋行为:论金融监管腐败的一般特征与部门特征[J];金融研究;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立新;袁爱玲;冯英浚;;我国商业银行与骇客的博弈模型[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2 王中志;权力寻租性腐败行为分析与治理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林品;;金融危机的影响与金融监管[J];当代经济;2009年24期
4 朱进元;王占军;;促进银行监管效率提高须从监管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入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王叙果;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治理结构与制度安排[J];当代财经;2004年07期
6 徐金弛;李果;;我国银行业规制问题的思考和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6期
7 晏宗新;;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分析——基于监管偏好与反管制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2期
8 贤成毅;我国银行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与差距[J];改革与战略;2004年12期
9 马改云;;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最优策略——一个博弈视角的结论[J];改革与战略;2008年02期
10 贺显南;;中国股市政策市研究述评[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彩霞;;共有信念缺失与法律成本的优化配置——基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戴新华;张强;;监管腐败、制度约束与博弈分析[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江会;刘兴堂;;银行俘获行为与监管者声誉关系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南旭光;;信贷融资中审批腐败与支付腐败比较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董艳;张大永;蔡栋梁;;走进非洲——中国对非洲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成博;我国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马理;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设计[D];厦门大学;2004年
3 刘江会;证券承销商声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孙章伟;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安排的经济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5 朱宝明;反洗钱若干问题的经济理论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6 屈国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7 户邑;城市拆迁运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董志强;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合谋[D];重庆大学;2006年
9 尹蘅;中国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10 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璐;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宜;金融机构自律机制的博弈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造时;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的监管体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赵钢柱;贷款初审人员的道德风险分析及防范[D];清华大学;2004年
5 黄承;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博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解百臣;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博弈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蕾;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原艳青;银行监管合谋行为的博弈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王占军;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罗正雄;构建以人为本的农村合作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建刚;;经济一体化、政治风险和第三国效应对中国OFDI的影响[J];财贸研究;2011年05期
2 王海军;;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东道国与母国两个维度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3 邓明;;制度距离“、示范效应”与中国OFDI的区位分布[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2期
4 韦军亮;陈漓高;;政治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5 董艳;张大永;蔡栋梁;;走进非洲——中国对非洲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1年02期
6 谢平,陆磊;金融腐败:非规范融资行为的交易特征和体制动因[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7 宗芳宇;路江涌;武常岐;;双边投资协定、制度环境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J];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8 蒋殿春;张庆昌;;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引力模型分析[J];世界经济;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恕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J];经济纵横;1992年07期
2 丘泰和;如何提高境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J];中国对外贸易;2000年04期
3 陈坚定;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J];上海金融;2002年11期
4 项本武;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胡岩;试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和决策[J];福建金融;1992年09期
6 张凤清;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方式的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1991年10期
7 蒋殿春;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述评[J];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02期
8 汪琛德;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市场选择[J];中州学刊;1996年01期
9 李东阳;;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J];国际经济合作;1989年04期
10 梁经锐;韦恒鹏;;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风险及其防范[J];大经贸;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钟棣;刘凯敏;;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2 赵春明;;论反倾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启示——以美国为例[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邱斌;潘凌燕;孙少勤;;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综述[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常娥;;对外直接投资:韩国的经验和启迪[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金新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政策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优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陈昕莹;;对外直接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祖强;蔡之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模型[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尹显萍;刘燕;;对外直接投资对不同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以美国为例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Peter Malanczuk;;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国际投资法的未来(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十年之发展”WTO圆桌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林;怎样减少对外投资的风险[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2 赵春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N];学习时报;2004年
3 杨明炜;对外直接投资不妨更快[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慧敏;“走出去”必修课:减少对外直接投资风险[N];宁波日报;2006年
5 湖北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导 柳剑平邋 ;走出去,用海外资源应对原材料价格巨变[N];湖北日报;2008年
6 东北财经大学 李东阳;对外直接投资 对投资国国际收支的影响[N];金融时报;2002年
7 薛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势强劲 去年达211.6亿美元[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郭小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161亿美元[N];威海日报;2007年
9 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900亿美元[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袁亚平;成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中坚力量[N];商务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恕立;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条件及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姜亚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制度影响与主体结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朱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决定因素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杨丹丹;中外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姜华欣;中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李述晟;制度视角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王钢;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岳磊;我国腐败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遇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10 张兵;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瑜;从美日经验透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何清;比较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D];湘潭大学;2003年
3 王雪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朴杉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周春霞;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范小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刘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地域的区位选择[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薛志翔;试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D];安徽大学;2004年
9 赵健;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翟娟华;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21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2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