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失衡与金融调整渠道

发布时间:2017-11-06 09:15

  本文关键词: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失衡与金融调整渠道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投资头寸表 金融调整渠道 估值效应 贸易调整渠道


【摘要】:本文估算了中国1998年至2011年间基于市场价值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季度数据,并运用GourinchasRey(2007a)的现值模型量化分解了中国外部失衡调整中金融和贸易两种调整渠道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中国持续的外部失衡中存在显著的估值效应损失,在2011年末达到4212亿美元,占对外净资产总额的25%;金融调整渠道能显著地解释约12%的外部失衡动态变化,并且与贸易调整渠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在我国外部失衡持续为正值的条件下,不但我国未来净出口增长率会下降,而且还将经历更低的对外净资产回报率。因此本文建议,在短期内应改善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在中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长期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9JZD001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AGJ00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JL0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41017,71271214,7120323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创新项目(2012022)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所级重点课题“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失衡与金融调整” 中国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32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0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投资迅速增长,国内居民和政府持有的海外资产和负债大幅累积,至2011年末,对外资产负债总额占GDP比重达到104%。①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的资产种类和币种结构却存在错配,对外资产主要以外币计价,大部分投资于债券类资产,对外负债主要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效军;陈德兵;任若恩;;我国外部均衡调节中的估值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2 张斌;王勋;华秀萍;;中国外汇储备的名义收益率和真实收益率[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3 张定胜;成文利;;“嚣张的特权”之理论阐述[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4 范小云;肖立晟;方斯琦;;从贸易调整渠道到金融调整渠道——国际金融外部调整理论的新发展[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5 廖泽芳;雷达;;全球经济失衡的利益考察——基于估值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6 倪权生;潘英丽;;中美相互投资收益率差异及其蕴含的政策启示[J];上海金融;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素梅;周光友;;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度理论述评及新进展[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2 冯璇;;从贸易平衡与国家储备的角度看人民币估值[J];财政监督;2012年11期

3 张彬;张良强;徐敏;;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问题探析[J];南方金融;2012年03期

4 封思贤;蒋伏心;谢启超;张文正;;金融状况指数预测通胀趋势的机理与实证——基于中国1999—2011年月度数据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4期

5 牛薇薇;李林杰;;基于IIP的中美国际投资收益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6 张斌;;亚洲经济体是否应该在外汇储备中增加亚洲货币资产——基于中国的答案[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7 张斌;;中国对外金融的政策排序——基于国家对外资产负债表的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8 黄益平;;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故事”[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01期

9 杨艳林;;主权信用货币国际体系下对外资产低收益现象研究[J];财贸研究;2013年01期

10 宿玉海;孙晓芹;;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多目标管理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效冬;非对称性世界货币供给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永涛;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羌建新;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陈珂;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张鹏;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晨;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石凯;论结构优化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道平;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不对称的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娟;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郭秀珍;日本财政的可持续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君;我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武锦;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常鲁豪;中国国际储备成本收益分析测算[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艳林;新兴经济体对外资产均衡收益率测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锋;基于全球视角的外汇储备规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孙云云;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与特别提款权[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马圣志;我国最优外汇币种结构配置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10 赵爽;我国外汇冲销有效性及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廖泽芳;詹新宇;;不成熟债权国、估值效应与中国的财富流失风险[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2 宋效军;陈德兵;任若恩;;我国外部均衡调节中的估值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3 盛柳刚;赵洪岩;;外汇储备收益率、币种结构和热钱[J];经济学(季刊);2007年04期

4 盛宏清;;巨额净对外债务、美元贬值与经常项目赤字动态调整[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5 张纯威;;美元本位、估值效应与季风型货币危机[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6 张定胜;成文利;;人民币升值和中美贸易关系[J];世界经济;2011年02期

7 范志勇;沈俊杰;;估值效应与中国外汇储备损益评估[J];学习与探索;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承明;对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统计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3年03期

2 周国富;浅议国际投资头寸表核算数据的应用方法[J];统计教育;2005年11期

3 汪洋;;中国对外净资产增加意味着什么?——对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的解读[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4 马玉娟;;2009年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发布[J];中国外汇;2010年11期

5 潘成夫;;中外国际投资头寸表之比较及启示[J];晋阳学刊;2010年05期

6 管涛;周济;;2011年中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分析[J];中国金融;2012年10期

7 许承明;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及原因分析[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解码”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J];中国外汇;2006年08期

9 谢升峰;路万忠;;我国国际投资地位评析——基于国际投资头寸的考察[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潘成夫;刘刚;;美国的“赖账”之道——基于国际投资头寸视角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梁桦;我国首次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N];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张旭东 黄全权;外汇管理局首次公布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记者 刘畅;6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公布[N];经济日报;2011年

4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正确解读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N];金融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徐以升;外汇局将公布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徐以升;中国首次发布国际投资头寸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宋焱;外汇局公布2006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N];金融时报;2007年

8 ;国际投资头寸表编制原则与指标说明[N];金融时报;2007年

9 记者 黄杨;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公布[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宏观研究主管 谢亚轩;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被误读[N];中国证券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聂婧;中国国际投资头寸及其国际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君;中国国际投资头寸发展状况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徐乾宇;中国国际投资头寸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4 吴亮;中国国际投资头寸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48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48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