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质量的最优上市时机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企业质量的最优上市时机分析
【摘要】:合适的上市时机往往能为上市企业带来更高的股价和融资额,因此拟上市企业可能会通过策略性等待来确保最佳上市时机。但即便是热销市场中,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不同企业进行策略性等待的时长也会不同。本文对A股市场2000年至2013年8月上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质量与上市时机的关系真实存在,高质量企业会有意推迟上市,且策略性等待的时间较长。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面上项目(710711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2JZD029)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创新研究重点项目(09ZZKY003)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筹集资金,合理上市时机的选择必将增加企业IPO的收益。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乐观的投资者情绪所导致的热销市场会提高企业IPO的成功率,为企业带来更高的IPO收益率,从而出现企业集中上市的集群现象。热销市场中,即使市场整体状况已从萧条转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小龙;;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重要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32期
2 尹蘅;;保荐制下投资银行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08期
3 商虹;野村证券 中国企业在日本上市时机已成熟[J];南方金融;1996年12期
4 王军;赵昌文;王野;;中国上市公司PIO成熟度指标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4期
5 何德旭;证券公司上市时机趋于成熟[J];金融信息参考;2000年03期
6 陈川川;从华夏银行上市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时机选择[J];广西金融研究;2003年12期
7 胡志强;熊林;刘端鹏;;IPO浪潮与新股最优上市时机研究:文献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陈奇山;论上市公司IPO前后的业绩变化及影响因素[J];商业时代;2005年11期
9 杨云超,刘勋;提高整体经济素质正确选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时机[J];市场论坛;2004年05期
10 吴秀波;;海外上市时机的选择[J];国际融资;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文;推出期指应注重时机质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郭望;复星香港上市存疑[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孙斌;上汽整体上市时机未到[N];华夏时报;2006年
4 杜琴庆;借力南车上市 A股“撑杆跳”?[N];东方早报;2008年
5 李晓燕;中移动回归A股时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陈天翔;太保称密切留意H股上市时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张媛媛;北京佳程REIT赴港蓄势待发 上市时机有待商榷[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九鼎德盛 肖玉航;新股板块再写不败神话[N];证券日报;2007年
9 ;银监会:筹建邮政储蓄银行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钟恬;香港东亚银行欲收购内地银行[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锡飞;我国企业IPO融资动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欢;个人网上银行服务质量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殷绎如;JS集团上市方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鸿涛;民营企业在香港创业板IPO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周开蕴;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股权融资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任哲;中国证券发行市场承销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李冬霞;中国股指期货风险防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7 丁鑫;香港创业板IPO效应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亢璐;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运作风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淦晓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莹;券商直投、IPO前盈余管理与证券抑价[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9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5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