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在首届“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本文关键词: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在首届“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摘要】:本文介绍了宏观调控经济描述和工程描述的主要内容、负反馈的调节原理以及运用于危机应对的政策实践,并对前瞻性调控和调控有效性的度量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文章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并为每个机构或部门的内部管理及效果测评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
【分类号】:F123.16;F832-2
【正文快照】: 对于中央银行来讲.,大家关心的是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问题。根据最近得到的一些反馈和要求,本文想讲“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这个题目。一、经济描述、工程描述及其沟通图1展示了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和工程描述的主要内容。首先看左侧图示的经济描述,在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道远 ,邢日祥;论市场宏观调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2 刘川一;;论财政的宏观调控[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3 严共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问题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纪韶;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J];财经问题研究;1994年04期
5 ;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正常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1994年04期
6 梅哲;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规定性[J];经济评论;1994年04期
7 谢安;逐步建立合理机制 提高宏观调控时效[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07期
8 闵文强;也论宏观调控的必然性[J];计划与市场;1994年12期
9 邢燕芬;关于建立山西省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4年01期
10 王忠禹;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J];时事报告;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益祥;谭地军;;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晋光;;对“珠三角”物流园区建设中宏观调控问题的反思[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姬永强;刘海东;;成本控制使地产精英突出重围[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4 郑新立;;当前经济走势与明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5 庄德钧;胡正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必要性[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6 王晓虹;;对武汉房地产市场发展与调控的几点思考[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7 欧阳赞;马继汇;吕永成;韦学敏;;从耗散结构理论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与宏观调控[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8 吴京辉;肖峰;;本轮宏观调控为国有房企提供“复兴”机遇[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郭辛欣;;结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初探[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罗光强;谭江林;;湖南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及其调控[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地产业关乎全局 宏观调控有进无退[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许金晶 贡云峰;万达总裁王健林:“短融长投”应对宏观调控[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束克欣;宏观调控是政府的职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4 王晓霞 胡勇飞;房地产宏观调控成效显现[N];江西日报;2005年
5 王其明;宏观调控催生房地产行业变局[N];中国经营报;2004年
6 卢中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波动周期[N];鞍山日报 ;2006年
7 李华芳;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防止经济偏快过热[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8 商报记者 仰静;重点城市房价上涨“苗头”不妙[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9 赵晓;当前需要什么样的宏观调控[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本报驻两会记者 顾燕萍;许荣茂:宏观调控是对行业最好的规范[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义;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D];四川大学;2002年
3 谢戈力;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安起光;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D];山东大学;2002年
5 黄立;非均衡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有关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郭红领;中国房地产信心指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郑俊峰;开放经济下国家物资储备调控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郝丁;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顾建发;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10 姜在君;国家物资储备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老二;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冯博;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玉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统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李洪生;红光房地产公司土地增值税清算实务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建楠;20世纪末中国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谢周亮;对转型期宏观调控的依据和策略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杨韬;成都市住宅需求预测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成胜;青岛市住房价格调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邓静;房地产投资宏观不确定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昌福;政府与企业:从微观规制到宏观调控[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62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6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