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金融化:涵义与实证检验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金融化:涵义与实证检验
【摘要】:本文聚焦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的实业金融化趋势,尝试设计经济金融化的评价体系,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的金融化活动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并未出现类似美国的持续金融化现象,实业部门的金融化活动主要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或者弥补实业投资不足,金融部门的快速发展虽然从总量上提高了经济金融化水平,但无助于改善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金融能力。经济金融化要关注结构优化与微观主体的金融效率,防止实业金融化走向极端的产业空心化。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系;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课题“GVC下的金融化趋势对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影响:基于长三角的实证研究”(项目号2010EJB005)资助
【分类号】:F124;F832;F224
【正文快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后,作为可能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经济的金融化现象,成为西方经济学者热议的焦点(John Bellamy Foster,2008,2007;格莱塔·R.克里普纳,2008;William Milberg,2008)。经济金融化描述了近四十年来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从以生产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金融为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晖;叶瑛;姜彦福;;资本自由化、企业绩效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企业层面的中国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2 赵玉敏;;世界经济金融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国际贸易;2008年11期
3 格·R.克里普纳;丁为民;常盛;李春红;;美国经济的金融化(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6期
4 宋仁霞;;“经济金融化”的评价方法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5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6 易纲;宋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7 鲁晓东;;金融资源错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吗[J];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8 祝丹涛;;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J];金融研究;2008年08期
9 孙天琦;;储蓄资本化、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资本金增加与宏观经济增长——从资产负债表角度的一个解析[J];金融研究;2008年09期
10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吴娓;;资本的金融化与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梅;栾光远;;北京市投资、消费、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贝多广;朱晓莉;;RMB:Depreciating Internationally while Appreciating Externally[J];China Economist;2008年01期
3 张锋;;后增量改革时代我国资本产出比的变化分析[J];创新;2011年03期
4 何志强;李一鸣;;投资、投资效率与投资制度:文献视角的探讨[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5 庞明川;;中国的投资效率与过度投资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7期
6 宋旺;钟正生;;基于MS-AR模型的中国金融脱媒趋势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7 张平;赵志君;;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大国效应与模式转变[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8 沈军;;金融虚拟性与金融体系效率——来自中国的实证数据[J];财贸经济;2009年06期
9 戴魁早;;产业垂直专业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11年04期
10 段平方;;西方激进经济学对资本主义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研究的理论综述[J];财政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范从来;米盈;龚勤;;富民优先与中国经济增长战略的调整[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高帆;;国际金融危机的多维反思与中国的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吴福象;;冲突与和谐——基于长三角产业同构和投资趋同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谢亚;;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耀东;;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孙玮;王九云;;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金融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胡曙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投资波动的因素分析[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7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叔飞;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彭兴奎;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戴斯玮;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杨晓庆;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范肖霞;浙江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与其资本自由度的关系研究(1979-2009)[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利利;金融视角下的中美经济失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邓颖;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萍;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象;经济全球化中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2 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3 朱恒鹏;;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资本自由度指数:1999—2004[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4 祝丹涛;;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失衡[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11期
5 刘志彪,吴福象;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基于江苏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6 王信;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如何调整经常项目失衡[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7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8 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9 王劲松;史晋川;李应春;;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10 史永东;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北溟;郭东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溯源及其存在价值研究[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2 林涛;;三个城市一个年会世界真的平了吗?[J];中国企业家;2007年24期
3 李红钦;;论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挑战[J];生产力研究;2009年16期
4 李思名;全球化、经济转型和香港城市形态的转化[J];地理学报;1997年S1期
5 肖达,张捷;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演变与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1期
6 官卫华;加入WTO后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1期
7 郭石光;经济全球化下的我国科技和研发的策略浅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8 王庆五;科技革命还是制度创新——全球化条件下当代中国的改革路径及发展抉择分析[J];学术界;2002年04期
9 西宝,李一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战略环境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10 施祖麟,刘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双余;;品牌特征、价值和商标及全球化、本土化[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7-2008年度论文集[C];2008年
2 陈子侠;殷洁;;全球化下的标准化物流装备问题研究[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天宝;韩增林;;全球化之产业与环境变迁下的城市区域整合[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梁红岩;;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影响——以山西与江苏、浙江的比较为例[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金家禾;;台湾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实施与课题[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林华;;解读中国知识产权战略[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夏金林;;全球化下的城市新发展:城乡界限淡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杨波;;全球化与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基于上海的案例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呈任;;城市再发展的人文思维——高雄市的昨日、今日、明日[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沈世顺;;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亚太区域合作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唐贤兴;“地方全球化”的幻觉[N];东方早报;2011年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陆铭 陈钊;当中国的城市化遭遇全球化[N];解放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申剑丽;“全球化实验室”一瞥:前门的时光隧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赵令彬;发展民族产业不必抗拒全球化[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5 马兆龙 赵庆海;全球化里的城市生态群落[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肖瑞;实施西部大开发要适应经济全球化[N];科技日报;2000年
7 许慧颖;金融街称霸北京CBD或易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杨建平 实习记者 朱菲娜;应对全球化首先要全国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9 明怡;创造良好信用环境为经济融入全球化提供保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10 王长春;博鳌与中国全球化新机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丰雷;经济金融化背景下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维新;国际能源环境下的中国能源安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3 雷宏;金融市场化测度与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晨曦;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业协会的角色转变[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郭磊;国际劳工标准与地方劳动保障工作[D];复旦大学;2009年
3 王心发;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韩t,
本文编号:1171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7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