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违规交易行为防范机制构建
本文关键词: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违规交易行为防范机制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机构投资者 违规交易 事前防范 公司治理 做市商制度
【摘要】:相对于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稳定、正确引领市场的作用,却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进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加剧了市场的动荡,扰乱了市场秩序。在现有的市场成熟度、法律环境无法短期改善的前提下,监管层应坚持A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保护投资者并重、事后处罚与事前防范并重的原则,优化机构投资者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中间组织并实行行业自律,促进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尝试引进竞争性做市商制度等,从源头上防范机构投资者违规交易行为的发生。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安徽省商务厅经济技术开发区口管理处;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A股市场现存相关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起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健康的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然而,概观我国A股市场,尽管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能否认刚卸任的证监会郭树清主席在2013年“两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建会;;转轨资本市场条件下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机构投资者[J];财经科学;2008年01期
2 耿志民;中国证券市场引入竞争性做市商制度问题探讨[J];上海金融;2001年11期
3 张岳男;;操纵证券市场罪兜底条款之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冰;中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智强,陆明;论证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陈建旭;;日本证券法之操纵市场罪及其借鉴价值[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3 闾梓睿;;做市商民事法律制度分析[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4 陈建旭;;关于操纵证券市场罪的比较研究——以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为比较对象[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5 李燕;张卫国;;论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有效防范[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1期
6 于莹;内幕交易法律监管的正当性分析[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7 张宗新;杨怀杰;;内幕交易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8 陈建清;;析议内幕信息的界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刘运宏;;保荐制度的借鉴、问题与完善[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10 陈晓明;;论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制度[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超;高海旭;;加强证券市场诚信建设——防范内幕交易,加强信息披露[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吴海彬;;美国证券商的如实陈述和信息披露义务[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婉君;我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许祥殊;证券法制演进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李悦雷;基于计算实验金融的连续双向拍卖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尹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黄余海;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胡华勇;从行为特征角度论股票市场操纵行为之有效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吴国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朱焕强;货币资本证券化进程中的私法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华;论“老鼠仓”的法律性质及其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陆磊;论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天君;公司归入权的适用与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斌斌;QDⅡ制度下的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赖培聪;完善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沛;我国证券中介机构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田野;公司归入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芳;我国内幕交易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穆宇飞;证券内幕交易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江泓;我国非公开发行证券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玉梅;李红刚;;内幕交易与市场信息效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石晓军,肖远文,任若恩;Logistic违约率模型的最优样本配比与分界点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3 沈根祥;李春琦;;中国股票市场透明度改革效果的理论与检验[J];财经研究;2008年06期
4 张云;;公司治理视角中的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11期
5 王展翔;;关于我国股市知情交易水平及其性质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6 孙要中;魏剑锋;;基于信息空间制约的产业集群边界[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2期
7 王春峰,董向征,房振明;信息交易概率与中国股市价格行为关系的研究[J];系统工程;2005年02期
8 安实;张少军;高文涛;;指令驱动市场股票信息性交易概率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7年10期
9 王春峰;周敏;房振明;;现金流及盈余的信息含量对知情交易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9年03期
10 王春峰;张亚楠;房振明;;知情交易概率和交易活跃程度的日内动态关系[J];系统工程;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志鹏;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兆军;资本市场信息空间的路径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黄素心;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实时监控、行为甄别与最优监管[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云;中国股票市场非法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许敏;指令驱动市场中交易者行为分析及信息性交易测度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贤锋;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防范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李晔;中国股票市场知情交易与价格发现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赵储成;我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小琴;对深圳股票市场买卖价差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仲伟光;操纵证券市场行为认定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民;王彩萍;;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薪酬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7年01期
2 谢琳;余晓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相机抉择[J];管理现代化;2009年04期
3 宋晓萌;宋彩霞;;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机制与发展[J];山东商业会计;2004年03期
4 党立斌;公司治理:财务信息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对A股、H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案例分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1期
5 高雷;李跃;宋顺林;;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研究综述[J];开发研究;2006年04期
6 贺燕雄;;试论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1期
7 王宗军;花芳;杨忠诚;;再谈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与黄兴年先生再讨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何亭;宣金雷;;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9 汤劲松,黄少军;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3期
10 曹军;;机构投资者治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借鉴意义[J];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志宏;李艳丽;江轩宇;;机构投资者具有监督作用吗——来自股权激励宣告公司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金莲花;张志花;;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王雪荣;董威;;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新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潇;;美日公司治理模式差异形成的历史根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姚颐;刘志远;;机构投资者可以成为大股东的制衡力量吗?[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杨海燕;孙健;;监督或无为: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代理成本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唐松莲;袁春生;;投资者或投机者:从持股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看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谢德仁;张高菊;;金融生态环境、公司治理与债务重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于李胜;王艳艳;杨丽彬;;投资者特征与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PEAD)[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关系研究[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1世纪公司治理新模式:机构投资者主导的现代企业制度[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高明华;相对控股:完善公司治理新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王tD;国际机构投资者愿意多付近三成溢价[N];国际商报;2007年
4 新疆证券研究所 商金和;以制度创新改善中小企业治理[N];证券时报;2004年
5 李俊辉;28.5%:公司治理结构也能溢价[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陆星兆;引入机构股东改善公司治理[N];证券时报;2007年
7 曹再华;公司治理中的公司控制权争夺[N];财会信报;2005年
8 博凡;公司治理得好可获溢价投资[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仲继银;机构投资者怎么做[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彭友;马蔚华:让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有彬;关系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罗栋梁;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陈全伟;机构投资者:一般理论和中国实践[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郎唯群;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汪忠;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陈仲民;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结构[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杨世勇;制度约束、大股东代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选择[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刘杰文;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利人;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林文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雅;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张霞;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闫惠;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孟静怡;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惰性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5 蒙惠芳;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裴崇毅;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帅;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芮苏仙;行为视角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9 陈江宁;被“错杀”的增发: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范玉琳;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3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7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