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我国股市周期波动状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我国股市周期波动状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四状态Markov模型 股市周期 状态转换
【摘要】:运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我国股市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周期转换.研究结果表明,四状态异方差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最能刻画我国股市周期波动特征;1996年12月26日-2010年12月31日涨跌停板限制下,股票价格的变动可以分为快速下跌、缓慢下跌、缓慢上涨和快速上涨四种状态;我国股市总体上体现出急涨慢跌的态势.缓慢下跌是其主要波动状态;股市阶段性波动大体上分为波动较大和波动较小两种期间.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重庆师范大学基金(13XWB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DJXS11021112)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1引言股市波动问题一直是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感兴趣的问题.股市波动有其特殊性,股市的上涨和下跌是周期性的,反复交替出现但并不是定期的.股市上涨和下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内在机制在起作用、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来刻画股市的特征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马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巍贤;陈智文;王建军;;三状态马尔柯夫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在世界油价波动分析中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2 张兵;基于状态转换方法的中国股市波动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3 王建军;;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4 唐晓彬;;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在我国经济周期中的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02期
5 高金余;陈翔;;马尔可夫切换模型及其在中国股市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沛龙;邢通政;;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成品油价格风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刘力臻;张见;;中国经济增长均衡与非均衡的转换机制——基于Markov机制转换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陈国进;颜诚;;中国真实利率的平稳性和区制性: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J];当代财经;2010年10期
4 李立柱;;基于马尔科夫域变模型对股市财富效应的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年03期
5 毕晓庆;;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最终消费率预测分析——基于马尔科夫分析法[J];法制与社会;2013年02期
6 赵闻谦;胡波;张其联;;基于Markov和TAR模型的股市泡沫度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10期
7 张雯;靳军会;翟彬;;Markov链在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中的应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瞿慧;肖斌卿;;基于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的股指收益率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5期
9 彭方平;连玉君;;我国行业周期非同步效应——基于微观视角[J];经济学(季刊);2010年03期
10 王成勇;艾春荣;;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鸿飞;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拐点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丹;股价波动物质风险的投资者行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侯乃X;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汤胜;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时机选择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张弛;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陈浩武;长期投资者资产配置决策理论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王建军;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及其在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8 陈智文;油价冲击:宏观经济影响与货币政策协调[D];厦门大学;2007年
9 赵鹏;中国股市投机泡沫形成机制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民涛;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持续期依赖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婧;国际石油价格预测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商广霞;关于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国庆;国际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武夏;基于股市状态转换的动态资产配置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杨帆;我国股市波动中的机制转换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曹建飞;股市泡沫存在性检验及预警的实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莉;GMDH结构突变搜索模型及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浩;外汇汇率波动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李杲;石油价格波动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优树;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分析[J];财经科学;2000年06期
2 魏巍贤;陈智文;王建军;;三状态马尔柯夫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在世界油价波动分析中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3 马向前,任若恩;基于市场效率的中国股市波动和发展阶段划分[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4 史丹;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5 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6 宋军,吴冲锋;基于分散度的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7 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8 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9 陆蓉,徐龙炳;“牛市”和“熊市”对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10 赵留彦,王一鸣,蔡婧;中国通胀水平与通胀不确定性:马尔柯夫域变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岚;何毓海;;基于Markov状态转换模型的并购活动波动性实证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2 许刘俊,张汉昌,梁志荣,廖志芳,陈洁玲;一种测度广东经济周期波动的模型[J];统计与预测;1996年06期
3 张越杰;王军;;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4 张庆君;;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1978-2005年[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4期
5 王建军;;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6 谷天柱;“陕西生猪生产周期波动模型”一文不能成立的理由[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3年03期
7 刘慧,路正南;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4年12期
8 李进江;我国股市协整检验及周期波动[J];统计与决策;2005年22期
9 武旭;柴大胜;耿彦斌;胡思继;;基于谱分析原理的铁路物流运输周期波动评估[J];物流技术;2007年08期
10 孔宪丽;陈磊;;中国装备制造业景气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礼;陈华;;基于状态转换模型的可修备件系统优化配置[A];2008全国制造业信息化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朱勇;;河北农业周期波动的度量和特征[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伟;劳川奇;;基于马尔可夫转换GARCH模型的上海股市风险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郝永红;王学萌;;经济发展的灰色周期模型及其应用[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刘海潮;;基于状态确定方法的市场风险系统分析——以计算机产业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方世建;桂玲;吴博;;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发展的比较评述[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海潮;张保林;;基于收益模糊变动的竞争风险评价模型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晓斌;;小波网络在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9 肖湘东;齐哠隽;齐继光;王正方;;面向对象思想在DSS中的应用[A];数据库研究与进展95——第十三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游春;谢杰;;中国新企业年金替代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体制转换模型下的期权定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危佳钦;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下的最优分红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功成;企业知识群体行为的定性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晓曙;中国市场收益率曲线构建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王建军;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及其在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6 姜潮;基于区间的不确定性优化理论与算法[D];湖南大学;2008年
7 张晶;多元期权定价的动态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宋瑞丽;鞅变换及其相关问题[D];复旦大学;2007年
9 王志强;波动、相关与最优套期保值[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彭方平;STR模型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非线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明赋;福建省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陈育纯;广东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区域金融稳定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智敏;非线性机制转换模型的统计分析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赖敏;基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黄金价格波动特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龚丽;我国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辛月;基于小波理论的期铜价格周期波动和预测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亚明;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四平;山西代县电力需求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9 方颢;基于Markov状态转换GARCH模型的铜期货价格波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杨帆;我国股市波动中的机制转换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80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8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