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政府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的路径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7 04:27

  本文关键词:政府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的路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政府参与 信息不对称


【摘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在我国经历了"疯狂"成长后开始向理性回归,错综复杂的信息不对称局面导致的市场失灵使政府介入和扶持该行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府职能观作为理论依据,得出了基于租金偏好和效率偏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政府效用模型,并以PE运作流程中的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阶段为主线,设计政府参与PE运作的路径框架。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名称:复杂网络结构下货币量值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控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资产价格波动冲击;项目编号:71103126)资助
【分类号】:F832.48
【正文快照】: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以下简称PE)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企业的规范化、资本化运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E行业在进入我国以来,经历了“疯狂”的成长,受目前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新兴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PE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代全;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J];财经科学;1999年02期

2 李成林;信息不对称与风险防范——对农发行监管职能的思考[J];西安金融;1999年05期

3 陈善昂,李廿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4 王琳;信息不对称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J];金融论坛;2001年08期

5 杨国松;浅谈信息不对称状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完善[J];黑龙江金融;2001年04期

6 朱桂兰;;股票期权制的目标取向和制度保证[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范威;;从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谈授信尽职调查的重要作用[J];国际金融;2001年05期

8 王坚强,刘先建;从信息不对称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及其防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张鸿燕;浅析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强制性信息披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李建刚,郭立夫,刘清恩;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连福;高楠;赵梦琳;;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股票回购效应的影响研究——来自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张程睿;王华;;公司透明度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陈蔚;巩秀龙;;非正规金融利率定价模型——基于中国民间分割市场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延喜;;产权交易中的利润操纵行为分析与识别[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汪洋;;通过完善征信机制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张琦;;“规模歧视”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基于湖南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陈健;吴楠;林大谦;;股票市场可持续发展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博弈论的应用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10 周宏;李远远;彭和平;;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彭建刚 李国强;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的信贷定位[N];金融时报;2003年

2 肖林江;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集团贷款风险防范[N];金融时报;2005年

3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周彩霞 华东师范大学 邵秋萍;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N];证券时报;2004年

4 赵叶 (作者: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警惕审计信息不对称影响证券市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周明;本土IPO成创投退出重要渠道[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卜春艳;应对银企信息不对称 小企业贷款借力中介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7 丁侃;深中小企业贷款无额度限制[N];南方日报;2008年

8 常君;信息不对称影响银企合作[N];黄冈日报;2010年

9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调查组 伟堂;如何防范信息不对称对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影响[N];经理日报;2003年

10 贾鹏雷;比流感更可怕的是恐慌[N];计算机世界;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红星;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许清正;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贺向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胡海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彭益;市场微观结构下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程文红;信息不对称与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D];复旦大学;2003年

7 文先明;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及风险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李波;信息不对称与股票价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林俊波;证券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徐建斌;信息不对称与信贷资源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万贵;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周向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治理对策[D];湖南大学;2002年

3 杨丽铃;信息不对称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其监管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孟岩;从信息不对称看我国信用风险的产生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4年

5 章智;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徐晓东;如何解决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牛凤梅;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契约[D];吉林大学;2005年

8 郑立立;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及其规制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凯;风险投资中道德风险及评价体系[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金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分析及其我国会计监管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94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94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