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影子银行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7-11-20 02:29

  本文关键词:影子银行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更多相关文章: 影子银行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与深化


【摘要】:本文在区分内外部影子银行的基础上,运用宏观资金流量分析法,对中国影子银行整体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当前金融体制下,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为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基础,反之并不成立;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协调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政府部门应理性对待影子银行的发展,适度审慎监管,完善配套金融制度安排,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则需要强化金融资产服务管理,规范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房价过度波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12BJY155)
【分类号】:F224;F832.1;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关于影子银行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代行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非银行机构,影子银行自20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为金融市场中的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和杠杆交易提供了便利(FSB,2011)。不过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凤岐;;金融国际化、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2 周冰;;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和顺序[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3 詹向阳;樊志刚;王祺;李卢霞;;商业银行拓展金融资产服务的国际借鉴与路径分析[J];金融论坛;2012年01期

4 Alicia Garcia Herrero;Stephen Schwarts;Le Xia;George Xu;;中国影子银行:是否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构成威胁[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01期

5 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华伟;;影子银行体系最新发展趋势及监管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2年04期

2 刘希;;影子银行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18期

3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樊志刚;姜烨;李卢霞;;国际银行盈利结构与管理架构考察及启示[J];金融论坛;2012年07期

4 李志刚;;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实施研究[J];金融论坛;2012年09期

5 徐军辉;;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3年02期

6 钟燕;;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传导及监管分析[J];福建金融;2013年03期

7 袁康;;影子银行涉及的法律关系、表现形式与规制方法[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8 董文华;;浅析我国影子银行现状及监管政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1期

9 贺建清;;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改革研究[J];金融论坛;2013年03期

10 周向雯;;中国影子银行的价值分析及金融监管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尚玮;;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2 李真;;“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法律监管路径[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3 岳彩申;张晓东;;风险与安全的重新平衡:银行法律制度的新走向[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崔婕;新监管框架下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4 李锦成;对冲基金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5 张鹏;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及其主要外部动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6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于亮;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论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D];安徽大学;2010年

2 胡晗;影子银行系统助推次贷危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郑阳;影子银行监管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徐科越;影子银行:概念、特征与监管框架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

5 王茜;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马先先;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吕明;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强培铮;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风险及其实践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9 赵诚;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解读[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韩雪;流动性传导机制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凤岐;;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王胜邦;;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与启示[J];银行家;2010年12期

3 胡晓红;;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法制现状及其完善[J];法学;2009年05期

4 江春;刘春华;;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理论、经验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5 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6 闫素仙;;论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7 闫素仙;;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深层次思考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8 曹凤岐;;美国经验与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J];国际金融;2011年01期

9 张颖;;香港利率市场化的特点、影响及对内地的借鉴[J];国际金融;2011年03期

10 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泽伟;朱嘉琦;;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思考[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2 葛爽;;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及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10年07期

3 郑阳;;影子银行——信贷扩张的新模式[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11期

4 徐滢;周恩源;;影子银行体系金融不稳定性扩大机制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研究[J];上海金融;2011年07期

5 李建军;田光宁;;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6 王芳芳;何应成;;后危机时代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4期

7 巴曙松;;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走向及展望[J];西南金融;2009年10期

8 袁利勇;;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J];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易宪容;王国刚;;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10 曹勇;;对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南金融;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丽姐;影子银行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张荣芬;中美影子银行监管的比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3 罗进权;影子银行体系及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4 高慧;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5 陈琪;影子银行及其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6 杨茂;影子银行监管的中外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7 李利娟;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金颖;关于我国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田静;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王涵宁;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05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205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