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适度财政分权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经济因素和体制变革的双重合力视角
本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适度财政分权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经济因素和体制变革的双重合力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外商直接投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适度财政分权指数
【摘要】: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282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财政分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持续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路径依赖"。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特征,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已成为制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JL0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87903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9-0337)的资助
【分类号】:F832.6;F812;F323.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为最大的转型经济体,中国正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积压”与城市“民工荒”共存的不利局面。在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时代要求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劳动要素充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利用FDI吸引农村剩余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f ,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孙红玲;;候鸟型农民工问题的财政体制求解[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3 龚锋;卢洪友;;公共支出结构、偏好匹配与财政分权[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4 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5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6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7 陈刚;尹希果;潘杨;;中国的金融发展、分税制改革与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6年02期
8 司政;龚六堂;;财政分权与非国有制经济部门的发展[J];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9 盛丹;王永进;;地方政府周期性财政收支、融资依赖与地区出口结构[J];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10 许和连;赵德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张媛媛;刘振栋;唐志丹;;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王晓莉;韩立岩;;基于DEA的中国各地区金融资源分布有效性评价[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姜志霄;;地方监管失灵与劳动标准竞次——以中国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为例的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9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袁连生;;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赖德胜;陈建伟;;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创新型国家——OECD国家的经验与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7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10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婷;公共政策视野下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廉国恩;FDI对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因素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蕾;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桑小峰;江苏乡城迁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许雪剑;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郑皓;投资与就业的关系—理论与实证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江霈;冷静;;劳动力流动替代资本流动的辨析与展望[J];财经科学;2008年12期
3 周申;漆鑫;;经济开放、劳动市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4 丁从明;陈仲常;;财政分权与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于AS-AD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5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6 张召娣;;地方性公共产品分权式供给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02期
7 刘德海,崔文田,闫化海;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预测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07期
8 孙红玲;;论崛起三角向均衡三角的有机扩散——基于“两个大局”战略与大国崛起之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9 蔡f ;;被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论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10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新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较好途径——农村建筑队进入长春市的调查[J];人口学刊;1986年01期
2 ;搞好市场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小城镇建设;1994年05期
3 许胜飞;;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分析及现实选择[J];北方经济;2007年07期
4 周荣武;彭三星;;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1年Z1期
5 侯晓虹;;试论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1年02期
6 许和连,赖明勇,钱晓英;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5期
7 许南;李江龙;;外商直接投资与湖南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刘金钵;任荣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9 董乐;何苗;;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3期
10 石薇;;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悦;郭镭;;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于珍;;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计量关系分析[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4 韩琪;赵雪;;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贸易顺差的内在关联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丁晓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6 周晨;;FDI地区差异对中国四直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倩;赵素姣;于英川;;FDI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丁晓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高勇标;;深圳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冯明;李学民;陈英;;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增长、外贸及FDI对就业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希琼 徐滨;外商直接投资 能给中国什么[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秦芳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助教;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对外贸易发展的效应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马文宽;河南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推出十项新举措[N];国际商报;2003年
4 以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城市增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吴庚秀 本报记者 金荣生;六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辽宁日报;2002年
6 尹永纯 刘乃山;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探析[N];大众科技报;2002年
7 李玲(作者单位:怀化市经济信息中心);关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N];湖南经济报;2004年
8 王巧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何趋缓[N];中国信息报;2001年
9 王占林;关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N];吉林日报;2002年
10 ;就业老“三碰头”遭遇新“三碰头”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突破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奕;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强度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经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李延勇;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崔宏楷;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王文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杨特;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9 章泽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居民收入影响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赵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瑕莲;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10年
2 贺秀峰;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0年
3 安倩;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角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金威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5 吴海霞;金融深化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罗春华;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省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多;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琳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杨s
本文编号:1208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20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