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视角下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框架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融稳定视角下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框架研究
【摘要】:鉴于全球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影子银行体系两面性,国际主要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监管改革,改善传统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以期在发挥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通系统重要性作用的同时,克服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各国金融稳定运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探讨了危机后国际社会影子银行监管改革进展和政策设计,为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和实现金融体系稳定提出有益启示。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徐州中心支行;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随着金融全球化全面推进以及金融创新蓬勃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得到了迅猛发展和高度膨胀,发挥着融通资金的系统重要性功能,成为现代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普遍认识到影子银行体系具有双重作用。一旦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整个影子银行体系所潜藏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中圣;保持我国金融稳定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45期
2 张万丽,郑冬;浅议未来我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J];北方经贸;1999年02期
3 李凡;论外资质量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徐明爽;试析“可持续金融稳定”[J];西南金融;2002年12期
5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保持辖内经济金融稳定发展[J];南方金融;2003年07期
6 张浩三;对新形势下基层人民银行维护辖内金融稳定的若干思考[J];济南金融;2004年01期
7 谢保嵩;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J];西南金融;2004年09期
8 宋杰;汇率政策与金融稳定[J];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07期
9 王家进,岳振启,梁红尧;基层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着力点与方法选择[J];济南金融;2004年09期
10 李相才;试析新形势下人民银行工作[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07)摘要[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巍;张志超;;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兼论中国最优开放时点的选择[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张君生;;严打整治非法地下私彩全力维护社会金融稳定——对县域严打“地下私彩”维护社会金融稳定的调查思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4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郭斌;;公司债券市场与金融稳定[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刘桂荣;;征信体系建设: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新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优化金融生态 建设金融强省[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戴根有;;正确认识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问题[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曹龙骐;郭茂佳;;论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重构[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度关注创新下的金融稳定[N];证券时报;2008年
2 那复祺;金融稳定至关重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邹靓;人行上海总部:保持金融稳定需防范五类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张若斌;央行上海总部首次发布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N];证券时报;2007年
5 通讯员 李国锋;“金融稳定协调创新机制”成效显著[N];赤峰日报;2005年
6 何雨欣;央行采取八大措施打造金融稳定长效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时卫干;市场化是金融稳定的根本之道[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8 记者 胡敏芝 通讯员 兰志贤 石鸿彬;我市建立金融稳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N];黄冈日报;2005年
9 张健华 博士;中央银行与我国的金融稳定[N];金融时报;2004年
10 张启阳;中央银行如何发挥金融稳定的作用[N];金融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路;中国商业银行外部风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孙焕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实践与理论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李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4 刘沛;开放经济下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5 王心如;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董旭操;存款保险制度及其金融发展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周虎;公司债券市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子润;开放经济条件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2 马朝阳;金融稳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秉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孔琛;加强履行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责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王友槐;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网的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杨小丽;短期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D];厦门大学;2007年
7 牛菲;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8 南旭光;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及其制度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林燕娟;我国民营银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10 王珍;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连市金融稳定评价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8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21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