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3 15:05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金融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摘要】: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也不断的凸显出来。我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金融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然而农村的金融现状却不能有效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文章立足于这个现实,分析城乡金融供给与需求现状,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目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基金】:省级基金资助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研究,黔科合题R字[2012]LKC2034号
【分类号】:F832;F124
【正文快照】: 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状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我国工业GDP比重为40.1%,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城镇化呈加快发展态势,同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49.95%。农业现代化也取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永龙;;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缺失及应对[J];改革;2008年02期

2 吴庆念;;我国农村金融理财的困境及其对策[J];浙江金融;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伟光;;金融支持城镇化作用分析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2 李太后;张红伟;;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金融结构的功能缺失与优化路径[J];调研世界;2009年10期

3 韩晓燕;;高储蓄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4 孙致陆;周加来;;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加[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陈柳钦;;我国农村金融理财问题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永龙;;城乡金融的非均衡性及其后续效应[J];改革;2009年10期

7 谢华东;伍琳;连辉;;我国镇域经济的金融抑制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21期

8 吴庆念;;农村金融理财技能人才的就业途径及职业能力标准探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1期

9 刘晓蓉;周亮;李文苑;;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袁梁;;信贷紧缩环境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及防范对策——以美国、法国为例[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田春雷;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艳艳;我国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梦霞;农村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长[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毛峙;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宁;福建省农村家庭理财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杨天蔚;广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6 杨晓;新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7 朱沙沙;乌鲁木齐县农民家庭理财现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胜,王晓黎;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01期

2 马晓河,蓝海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中国金融;2003年11期

3 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家鼎;经济全球化中我国经济发展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肖培生!宁波市北仑区,浙江宁波315800;关于北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帅相志,薛金梅;山东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J];科学与管理;2000年06期

4 张松礼;;西部大开发与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发展思考[J];贵图学刊;2001年01期

5 丁卫国,吴圆一;无锡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10期

6 王述英;天津市信息化、工业化现状与发展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刘梁波;;浅析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对策[J];南方论刊;2003年09期

8 许清涛;向海湿地资源的环境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9 郑亚娟;;高教园区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3期

10 蔡世忠;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诗成;;培植山东海岸带经济打造我省亮点工程[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国炳;;金融危机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对策思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课题组;;吉林省个体私营经济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四)[C];2000年

4 赵岩;;调整经济结构 构建新的经济热点 拉动经济发展对策的思考[A];“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研讨会专集[C];1999年

5 张波;陈亮;;浙江非公企业中的青年员工发展对策[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6 申忠海;;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杨凌示范区战略作用的思考[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思远;李成效;;加快江西民营经济发展对策与探讨[A];宜春市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冰;;山东省科技投入发展对策措施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9 王增有;葛树忠;;科技社团在地区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第三部分 我国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改革现状与问题[A];城镇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研究——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海;WTO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N];国际商报;2002年

2 东方;台湾中小企业探讨发展对策[N];中国贸易报;2001年

3 记者赵雪力;自治区政协举行常委专题学习讲座[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8年

4 记者 陈建荣;学术界研讨经济形势与发展对策[N];江西日报;2008年

5 记者 边晓丹;杭州要打造十大特色潜力行业[N];杭州日报;2008年

6 姚辛政 项启光;改善外部环境迫在眉睫[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宋宏邋阮华彪;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策[N];安徽日报;2007年

8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 曹玉书;从西部大开发角度探讨发展对策[N];广西日报;2007年

9 李旭东;日本的地区发展对策[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宋玉祥;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策[N];协商新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立飞;山东省日照市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坚;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张艳如;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苗长健;天津港保税区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刘韬;沈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肖非;吉林省农业产业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铭;现阶段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倪永连;鄂温克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李鹏;通化地区三次产业和谐发展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金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绍兴地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张昌盛;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218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218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1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