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保”信贷模式下农村担保贷款机制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大联保”信贷模式下农村担保贷款机制的完善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担保贷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对担保小信贷的需求。本文从当前农村担保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创新信贷模式出发,重点介绍了"大联保"这种新型信贷模式,以完善农村担保贷款机制。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43
【正文快照】: 目前,有一些农村地区开始尝试“大联保”的新型信贷模式,该模式通过“保险公司—农村企业组织—基金担保公司”共同组成联保体系。新型信贷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模式下信用担保和担保贷款的缺陷与不足,在不需要贷款申请方实物抵押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宇;王建升;常凤霞;;发展农民互助信贷,解决农民贷款难题——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3期
2 兰庆高;惠献波;于丽红;王春平;;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村信贷员的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栖;张存刚;;两类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模式的对比研究[J];甘肃金融;2013年05期
2 张志宇;常凤霞;刘玉川;;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中国“易县模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逢昌:探索农村金融改革新路[J];银行家;2008年01期
2 金维虹;;全面统筹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J];银行家;2008年02期
3 郑杰;喻志雄;余燕星;刘联旺;方丽英;;对发展农村土地金融业务的思考——以永安为例[J];福建金融;2007年02期
4 陈雪梅;李国燕;;论农村土地金融业务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9年02期
5 宋磊;构建我国新型农地金融制度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5年07期
6 程恩江;Abdullahi D. Ahmed;;信贷需求:小额信贷覆盖率的决定因素之一——来自中国北方四县调查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8年04期
7 刘卫锋;;基于农户融资需求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02期
8 罗真;;商业银行开展土地金融业务的战略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9 张庆君;;关于农村金融创新中土地抵押贷款模式的思考——基于辽宁省法库县农村金融创新试点的实证观察[J];农村经济;2010年11期
10 姜新旺;;农地金融制度应该缓行——对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近期改革动态[J];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21期
2 ;农村金融早春二月[J];银行家;2007年03期
3 水峻;;新型涉农金融机构破解农村融资难的路径选择——以湖北省嘉鱼吴江村镇银行为例[J];西部金融;2010年05期
4 何广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全面推进[J];银行家;2008年01期
5 赵国永;;关于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6期
6 郭菊兰;;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与解决筹资难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8期
7 ;银监会表示——对农村金融机构要宽准入 严监管[J];农村财务会计;2007年03期
8 王光宇;;真正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J];银行家;2007年03期
9 ;涉农金融机构“出招”支农[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年05期
10 丛正;;演化视角下的农村金融需求行为差异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辉;;农村反假货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工作问卷调查报告[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四期[C];2005年
2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肖承发;高阳宗;;农村地区支付工具推广使用中的问题和建议[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尧;;农村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对策[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付刚;;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形势分析与机制完善建议[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10期)[C];2011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社会;;两种农村信用模式的比较与启示[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6 郝立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制度安排绩效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7 谢元态;汪云兴;;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非均衡金融体系的思考[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谌争勇;;农业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审视与理性路径[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张云;;共同开创农村金融新局面[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10 王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构建一个动态改良的信用体系[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晋冀;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N];保定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杨晓艳;喜人的“汤水效应”[N];吉林日报;2009年
3 记者 牛娟娟;科学规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N];金融时报;2008年
4 记者 牛娟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希望的田野上[N];金融时报;2008年
5 记者 杨世智;甘肃省将新增25家农村金融机构[N];甘肃日报;2008年
6 杨刚 戴岳华;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抓住发展契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特约记者 田盼想;各地州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N];阿克苏日报;2009年
8 记者 易博文 通讯员 金大明 谭建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局良好[N];湖南日报;2009年
9 崔吕萍;银监会:三年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全覆盖[N];中国特产报;2009年
10 采访人 本报记者 于猛 解读人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3年内农村金融机构基本覆盖全国[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2 孙健;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三农发展[D];山东大学;2012年
3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马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邓晓霞;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董大方;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宋军;中国农村存款型金融中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类淑志;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D];复旦大学;2005年
9 高珊珊;农村消费信贷信用风险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10 李春霄;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基于系统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李勇;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杨钧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4 王震;吉林省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凯;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6 王建英;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高锋;雅安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琛;山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曹冀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包剑波;湖南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38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23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