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基于CC-LM模型的分析框架
本文关键词:银行信贷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基于CC-LM模型的分析框架
更多相关文章: 信贷扩张 通货膨胀 CC-LM模型 传导机制
【摘要】:以银行信贷为视角,尝试性地将CC-LM模型引入银行信贷影响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揭示中国银行信贷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扩张是引起中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信贷渠道应该重新得到重视;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中信贷渠道是重要的一环,甚至相对于利率渠道而言更加有效;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在长期内信贷规模的变化最终会反映在房地产价格上。建议在治理通货膨胀时不仅要考虑货币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果,而且在实施信贷政策时应同时辅助以相应的房地产财政政策,以避免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1BJB00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ZD019)
【分类号】:F822.5;F224;F83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信贷是货币持有者将约定数额的资金按约定的利率暂时借出,借款者在约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在中国,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在信贷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在央行寻求融资结构逐步多元化的背景下,虽然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逐步下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顾铭德,汪其昌,王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迁、效应及疏导建议[J];财经研究;2002年11期
3 曹协和;吴竞择;何志强;;货币政策、货币缺口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4 张天顶;李洁;;全球流动性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5 宋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6 杨丽萍;陈松林;王红;;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7 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8 朱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德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科;;货币政策无效的实证分析——基于2003~2008年的数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麦元勋,田晔;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3 林浩滨,徐少华;试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4 万跃楠;;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投资的渠道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4期
5 王欣;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6 周光友,邱长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7 邓永亮;李薇;;汇率波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有效性——兼论“不可能三角”在我国的适用性[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8 索彦峰;于波;;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江群;曾令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年03期
10 吕光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不同中介目标SVAR模型的比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降斌;潘慧;;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4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王世杰;刘义圣;;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非有效性的实证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5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云爽;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觅;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胡黠;中国货币政策的收入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洪燕;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秋红;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强;广义脉冲响应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仇丽;货币政策对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区域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陈俊芳;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的传导渠道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浩;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盟;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芹,谢适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2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3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4 吴晓求,宋清华,应展宇;我国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研究[J];管理世界;2001年04期
5 宋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6 郭晔;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的最新争论及其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0年07期
7 夏德仁,张奇;经济为何难以启动:来自货币政策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8 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9 谢平;张怀清;;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_2/GDP[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10 赵晓雷;通货紧缩、流动性陷阱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整合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晓春;罗江华;;资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冲击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年19期
2 肖争艳;安德燕;易娅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影响我国CPI吗——基于BVAR模型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3 张成思;;中国CPI通货膨胀率子成分动态传导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11期
4 王绍文;;资产价格变动与宏观变量的相关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5 方燕;尹元生;;基于VAR模型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传导机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文君;;股价对利率敏感吗——基于股改后数据的SVAR模型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曾坤先;通货膨胀的统计测定[J];统计研究;1989年05期
8 王美今,曾五一;我国通货膨胀分配效应的定量分析[J];统计研究;1991年05期
9 经朝明;谈有花;;中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06年02期
10 刘懿;罗希;;外汇占款造成通胀压力的渠道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李先波;黄国石;;理性预期对政府决策的影响[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高荣兴;;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随机消费与投资最优控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4 叶阿忠;;我国通货膨胀的核估计和k-近邻估计[A];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饶晓;;考虑通货膨胀与资金时间价值贴现影响的动态批量问题[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6 俞静;王作春;甘仞初;;存货投资、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波动[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桢;罗兵;;一种价格折扣和延期支付条件下最优支付时间确定[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智勇 翟旭 郑腾;黄金价格影响因素与中期定价模型[N];期货日报;2008年
2 新湖期货 叶燕武;基于时变相关性的沪深指数收益率模型实证研究[N];期货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陈涤非;中国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鲁志国;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胡琨;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常玉春;货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6年
6 解梁秋;我国地下经济规模估计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姚小义;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均衡:模型与实证[D];中南大学;2003年
8 张海燕;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徐高;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D];北京大学;2008年
10 王时芬;货币价值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新玉;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桑博;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戚莎莎;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证券市场传导的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常浩;通货膨胀对复杂库存系统的优化调度及其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罗捷;声誉模型框架下的指数工资与通货膨胀[D];武汉大学;2005年
6 姜勇;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理论与实证[D];暨南大学;2006年
7 孙皓;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利率期限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红;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通货膨胀数量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曲丹丹;一类关于通货膨胀影响下的最优投资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赵健;中国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1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25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