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非线性“麦卡勒姆规则”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检验

发布时间:2017-12-17 22:30

  本文关键词:非线性“麦卡勒姆规则”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麦卡勒姆规则 非线性 货币政策 STR


【摘要】:传统"麦卡勒姆规则"的线性设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刻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特征。本文使用多机制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麦卡勒姆规则"进行了非线性扩展,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83-2011年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通货膨胀率为转换变量的三机制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缺口、产出缺口之间的时变非线性关系。根据宏观经济环境,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调节力度与方向在不断变化:在低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目标是避免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增长;在温和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虽具有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作用,但同时更倾向于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增长;在高通货膨胀机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只关注于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对产出的反应不显著。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基金】:2011年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1GN025)的资助
【分类号】:F822.0;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麦卡勒姆规则”是货币政策操作的一项基本规则,它以基础货币为中介目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Mccallum,1985)。该规则被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实证支持:基于美国、日本以及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宏观历史数据,Mccallum(1987,2000)、Judd和Mo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宇;刘金全;;“泰勒规则”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2 徐亚平;;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非线性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09期

3 张屹山;张代强;;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路径的非线性状态转换——基于通货膨胀持久性视角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8年12期

4 吴吉林;;我国通货膨胀路径中的结构性变化与非线性调整——基于TV-ST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2年02期

5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6 陆军,钟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7 郑挺国;刘金全;;区制转移形式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8 卞志村;;泰勒规则的实证问题及在中国的检验[J];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9 宋玉华;李泽祥;;麦克勒姆规则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5期

10 江曙霞;江日初;吉鹏;;麦克勒姆规则及其中国货币政策检验[J];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畅;;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关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探索[J];北方经济;2012年04期

2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宏涛;张鸿;;中国CGG货币规则模型的建立及其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4 许先普;;通货膨胀目标制宜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吗?——基于弹性目标规则分析框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适度性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余元全;;资产价格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兼论当前高物价的根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朱睿博;;从货币供应量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戴国海;;McCallum规则与Taylor规则在我国的比较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7期

9 李雪;;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博弈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10 窦登奎;李晓欣;;金融危机下基于心理预期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J];财经界;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蔡洋萍;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兰熊;货币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计量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6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春丽;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利率微调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小锋;利率规则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俊芳;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的传导渠道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娜;有关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和趋势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尚楠楠;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可行性检验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汪明明;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林景润;我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及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安禹;名义利率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星;泰勒规则在我国的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0年

9 冯晓;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及其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陈鹏;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优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靳玉英;;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与当前通货膨胀[J];当代财经;2008年11期

2 吕江林;;改革开放30年的货币政策规范变迁——回顾与评析[J];当代财经;2008年12期

3 杨绍基;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8期

4 李维刚;泰勒规则、联储货币政策及我国货币调控问题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6期

5 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6 黄燕芬;顾严;;我国基础货币的来源及央行的调控能力分析:1998 ̄2004[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7 汪洋;;中国M_2/GDP比率问题研究述评[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8 李彬;刘凤良;;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和货币政策效果的行为宏观解释[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9 张成思;;短期通胀率动态机制理论述评[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10 张屹山;张代强;;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路径的非线性状态转换——基于通货膨胀持久性视角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秋慧;李秀玉;;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的最新进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吕怀之;论我国现代宏观经济的调控体系[J];改革与理论;1995年04期

3 盛昌兴;论我国“九五”期间货币政策的取向[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6年02期

4 刘溶沧;启动市场从何入手[J];金融信息参考;1999年Z3期

5 张丽;;开放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的模型分析[J];军事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6 肖鹞飞,洪丽静;人民币汇率之争与中国宏观经济决策的难题[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姜洋;;IS—LM模型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J];商场现代化;2005年29期

8 熊萍萍;刘先忠;;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随机经济增长[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9 姜茜;;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效应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10 王羽;郑强;;基于IS—LM模型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5 朱庆;;利率变动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韩平;李斌;崔永;;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明 实习记者 杨丽娟;2010年宏调政策“积极”“适度”不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赤择远;抑通胀 宏调政策需软硬结合[N];证券日报;2010年

3 朱以师;楼市再度来到敏感期 货币政策谨慎微调[N];经济视点报;2009年

4 唐福勇;全力应对政策方向大变[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记者 李帅;“双政策”加速经济回暖 微调控制潜在风险[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远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何时惠及物流行业[N];中国商报;2009年

7 记者 徐以升 李彬;李稻葵:今年是股市和房地产调整年[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新华社记者 记者 韩洁 王宇 江国成 姚均芳;“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王宇 姚均芳;时隔三年加息,忧增长让位忧通胀[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记者 潘晓娟;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房地产业贷款将继续受控[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4 苏瑜;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7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段炜;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郭红兵;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及其货币政策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铟璇;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策略的分析与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铭;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鲁瑞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文琳;中国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曹海军;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梅津;中国货币政策对制造的影响及行业差异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9 周游;货币政策对住宅价格传导效应的区域性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程;我国房地产泡沫及相关货币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1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01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