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05:37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出处:《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金融 经济发展 协整关系 状态空间模型 面板数据
【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作用举足轻重。金融系统可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使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充分被利用,能够提升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是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辽阔的农村和数以亿计的农民,这些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金融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吉林省是东北地区的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不一致,不能够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无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这将严重的阻碍吉林省建设新农村的脚步。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之下,本文的研究对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脚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了Feder选取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创新之处所在。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在本章中,我们将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定义和总结,说明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本章对前人的研究所形成的主要理论和主流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主要介绍了包括新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Feder两部门模型,以及农村金融抑制理论在内的主要理论模型。第三部分是吉林省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现状。在本章中,我们将对吉林省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阶段吉林省农村经济金融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模型的建立做了必要的铺垫。第四部分是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在本章中,我们以前文已经建立的吉林省农村经济两部门模型为基础,采用适当的变量、搜集了1990至2013年23年间的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构建响应的时间序列模型模型,检验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大小。第五部分是吉林省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在本章中,我们选取了吉林省9个地级市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了吉林省各地市面板数据以及吉林省区域面板数据的面板数据模型,以此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程度的差异。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对前面的实证分析结论进行深层次分析,最后针对吉林省如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F3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永亮;;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3 刘兴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期
4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5 陈军,王亚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年08期
6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本文编号:1310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1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