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逆向选择与信息效率——对我国证券分析师作用的实证考察
本文关键词:信息传递、逆向选择与信息效率——对我国证券分析师作用的实证考察 出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析师跟踪 信息不对称 股票流动性 信息传递 逆向选择 信息效率
【摘要】:本文在将证券分析师的作用划分为信息传递、逆向选择和信息效率等三类的基础上,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高频数据构造价差指标以衡量股票流动性,采用价差分解方法构造逆向选择指标以衡量信息不对称,对分析师跟踪与信息不对称和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股市中,分析师跟踪导致了逆向选择,即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但由于分析师跟踪同时还提升了信息效率,即使得私有信息更快地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降低了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且信息效率效应支配了逆向选择效应,因此,从整体来看,分析师跟踪提高了股票流动性。本研究表明,分析师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规范分析师的信息披露行为。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广东金融学院华南金融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市场折(溢)价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决定及动态性研究”(71272203)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两类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的权益融资行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视角”(wym11092) 2011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金融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分析师市场已经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逐步由以往的以买方分析师为主转变为当前的以卖方分析师为主;二是逐步由以往的混乱无序转变为当前的渐趋规范。与之相伴随的是对分析师到底起着何种作用的争论。通常认为,分析师是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祈善;胡栗源;;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分析与建模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茉;邢勇;;对信息不对称市场上信贷配给现象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7年09期
3 蔡顺富;曹晶晶;;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现象——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假冒伪劣现象[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4 吴云霄;龙子午;;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陈仕江,蔡碧蓉;消费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规制[J];消费经济;2005年04期
6 孟懿;;售楼书信息虚假现象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6期
7 何承伟;杨青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0期
8 汤建霞;;完善信用信息系统 走出中小企业的信贷困境[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3期
9 马鸿宾;;信息不对称与国有资产流失[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3期
10 张晓满;;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勇;刘广振;;信息不对称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影响及企业融资选择[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航;马维忠;;探讨应对信息经济的物流管理新模式[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程睿;王华;;公司透明度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吉翔;周建涛;;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与顺向选择共存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5 梁工谦;项宜;;设备招评标中的逆向选择分析[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6 潘书宏;;环境信息不对称对于循环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兼谈环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与完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岳中刚;;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与社会性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蔡西阳;张文杰;余吉安;;物流成本与物流信息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树青;史少华;;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农村市场监管方式的完善与创新[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中华;何娟;;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库存质押融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购房者始终被动[N];科技日报;2006年
2 胡蓉;打击旅游骗子靠什么[N];深圳商报;2007年
3 林金芳;政府应保障房地产市场信息对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罗盘邋史钧;河南打造全国最大物流信息平台[N];现代物流报;2008年
5 张元端;“信息不对称”与楼市纠纷[N];北京日报;2004年
6 田俊秀;力促劳务产业实现新跨越[N];固原日报;2009年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尹志浩 钱永忠;矫正信息不对称 增强消费信任度[N];农民日报;2009年
8 米妮;信息不对称,交易何来公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吴迪;最危险的敌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记者 黄国文;这边“人求活”那边“活求人”,盼有个就业之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蓓;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效率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张功富;产品市场竞争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路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陈睿;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市场微观结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褚荣伟;C2C在线反馈机制的特征及角色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Ryvelino Dudael Mounanga Mabiala(莫友林);逆向选择背景下矿产开采权谈判的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晓玲;政治关联债务契约有效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朱军;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股东均衡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许琼来;不对称信息下网络交易信任缺失的博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曹兆文;评审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叶蓓;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与投资效率[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清;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风险[D];暨南大学;2003年
2 赵林夫;我国证券市场逆向选择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施晟;食品安全可追踪系统的信息传递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彭玉兰;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物流外包风险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熊志飞;信息失衡、交易效率和中介市场症结[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颜媛媛;首次公开发行中抑价现象的博弈方法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7 高居先;信息不对称影响下股权结构与流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李萌;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伍辉娥;基于非对称信息理论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风险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王璐;供水行业价格规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4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