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国际利率变动新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1 05:19

  本文关键词:国际利率变动新趋势分析 出处:《亚太经济》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利率 利率政策 变动趋势


【摘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国际利率联动程度弱,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利率联动性显著增强,后金融危机期,各国利率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但国际利率联动性仍明显高于危机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利率变化新趋势的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项目(A):国际利率变动新趋势、影响与中国应对机制研究(JA12364S)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习惯上认为浮动汇率能隔绝来源于国外冲击的信条也被近40年的国际经济实践打破。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经济的相互联系与固定汇率制下几乎无差别。不仅如此,易变的汇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政策反应,使各国宏观经济管理更加艰难①。国家间利率的相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巴曙松;;全球复苏分化下中国金融政策的基调[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2 彭兴韵;;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货币政策操作——美联储的若干工具创新及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3 尹继志;;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周小川;;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J];中国金融;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韵;;百年一试的美联储紧急贷款权——美联储危机救助措施的法律依据述评[J];研究生法学;2009年05期

2 袁晨;傅强;;我国金融市场间投资转移和市场传染的阶段时变特征——股票与债券、黄金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0年05期

3 朱炳元;赖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和举措[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7期

4 斯文;;利率衍生品市场与银行信贷扩张——一个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3年04期

5 李宏瑾;唐珂;;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角度看货币市场波动[J];南方金融;2013年08期

6 戴晓兵;;利率市场化、利率敏感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J];金融论坛;2013年08期

7 曹聚争;张海朝;范建春;;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的影响[J];河北金融;2009年08期

8 田中景;陈庆海;;危机中美联储最后贷款人救助的启示[J];黑龙江金融;2012年01期

9 王江石;;金融危机下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10期

10 周浩;;从英美欧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看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发展趋势——兼谈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关系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袁晨;具有异质主体的非线性动态定价模型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3 吴婷婷;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主父海英;金融负外部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徐扬;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恩源;宏观流动性管理:对货币政策的替代[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李红霞;我国资产市场间均值溢出效应及波动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张晨宏;基于系统复杂性的金融危机演化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10 赖风;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云爽;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叶清芳;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退出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虞斐;2007-2010年美联储非传统型货币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冯肖肖;非常规货币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白贻民;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效果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6 武锦;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戴洵;2007-2009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救助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红;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周沁怡;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志鑫;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巴曙松;王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2 李扬,彭兴韵;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3 巴曙松;吴博;朱元倩;;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测算及对国际贸易、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4 黄范章;;对当今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合作与世界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5 白当伟;;全球化的新进展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6 张斌;何帆;;货币升值的后果——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7 范言慧,宋旺;实际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对中国制造业总体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延群;;从核心通货膨胀率判断目前CPI的走势[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08期

2 蒲艳萍;冯斐;;基于面板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省际效应解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12期

3 王宇;;世界经济缓慢而坚定地走向复苏——关于2010年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的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10年01期

4 张延群;;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度量及其货币政策涵义[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5 左雪静;陈广汉;;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关于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研究述评[J];经济界;2008年04期

6 人民银行榆中县支行信息调研组;对利率下调后榆中县资金变动趋势的调查[J];甘肃金融;2002年08期

7 李娟;2000年西藏储蓄变动趋势及政策建议[J];西南金融;2001年01期

8 彭庆 ,丁海;二○○一年人民币利率变动趋势[J];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郭世贤;略论当前国际利率及其趋势[J];世界经济;1993年10期

10 曹照■;90年代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变动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界;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许坚;;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可以弥补货币政策的不足[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论文集[C];2004年

5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6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7 闫素仙;;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刘锡良;李镇华;;信用配给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李增刚;;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德焐;;现金流通趋势的仙桃个案分析[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七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言;连续降息凸显保增长主题[N];机电商报;2008年

2 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副行长 李来福;秦安支行:从六个方面有效实施货币政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可邋高洪艳 实习记者 宋菲;从紧的货币政策会淡出[N];中国贸易报;2008年

4 记者 李倩;央行雷霆行动 落实适度宽松[N];金融时报;2008年

5 闫立良;周小川:制定货币政策要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N];证券日报;2008年

6 董少鹏;“适度宽松”早有量化指标 无须担忧朝令夕改[N];证券日报;2009年

7 兴业银行 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流动性“极度宽松”转向“适度宽松”[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林纯洁 胡刘继;宽松货币政策带动商品价格重回上升轨道[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 管涛;避免因为成功而失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0 王自力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动摇,,是威胁复苏持续的最危险因素[N];中国会计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东喜;国际利率联动性趋势与中国因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8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9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冶;股市泡沫对货币政策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徐子尧;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李真燕;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4 周晔;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邹忠伟;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6 徐英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7 吴兴敏;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静洁;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4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14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