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声誉事件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22 02:14

  本文关键词:声誉事件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 出处:《上海金融》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声誉 商业银行 事件研究法 资本市场


【摘要】:声誉是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信用基础和无形资产。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00-2012年期间媒体公开报道的16家中国上市银行声誉事件披露前后股票的市场反应,研究了声誉事件对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负面声誉事件主要与银行产品有关,而正面声誉事件主要与银行获得各类奖励有关;负面声誉事件将导致公告日银行股票显著的负超额收益,正面声誉事件将导致公告日银行股票显著的正超额收益,说明市场对银行声誉的提升和下降有明显反应,商业银行及其监管部门必须认真对待声誉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负面声誉事件的影响。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32004,7127208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JL0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2YJA630135)资助
【分类号】:F832.33;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声誉是指企业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以及企业在社会公众中影响效果好坏的程度。它是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经过一段时期以来对公司产生的综合认知,并包含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和尊重。商业银行是从事资金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金融中介,其声誉是指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与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曙松,刘清涛,牛播坤;中国资本充足监管框架的形成及其市场影响——兼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比较[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2 蒋海;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与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J];财经研究;2002年02期

3 颜光华,林明;合同、诚信和双边长期交易关系的管理[J];财经研究;2002年12期

4 李松国,张月飞;本利权衡和利益博弈下的行为选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理剖析及其化解途径[J];金融论坛;2003年01期

5 符贵兴,付胜华;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6 周好文;“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银行淡出[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7 周好文,陈璐;信息约束下的金融监管与银行声誉[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8 于良春,高波;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相关产业组织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9 陈燕,李晏墅,李勇;声誉机制与金融信用缺失的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8期

10 罗静,曾菊新;声誉网络的地理分析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江会;证券承销商声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木;;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浅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9期

2 晓韩;;深圳断供门的反思与意义[J];江淮法治;2008年18期

3 黄咏梅;;企业文化对构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重要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视角(下);2009年03期

4 李东卫;;商业银行房贷新政执行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年15期

5 汪泉;宏观调控下商业银行的反应和变化情况分析[J];中国金融;2004年17期

6 沈蕾;邓丽梅;;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品牌忠诚模型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6年02期

7 侯世宇;王志军;;我国商业银行马尔奎斯特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白淑云;谢应东;;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年07期

9 张云;李秀珍;;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统计与决策;2006年15期

10 贺卫;陆剑锋;王冬;;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管理的新工具[J];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2 张文;;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课题组;王贵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与经济增加值指标管理机制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4 李鹏;;基于AHP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继光;刘海龙;;基于期权的商业银行总体经济资本测度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晨;胡丹;;基于IE“连续改善”思想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吕巍;陈洁;吕彦儒;;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潜在价值模型构建与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晨;胡丹;;基于IE“连续改善”思想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闫泽涛;张根文;;现代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方法设计——基于主成分赋权的多层次递级集成思想[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陆静;;运用贝叶斯网络方法构建操作风险预警系统——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萍;房价下跌隐藏四大风险[N];经理日报;2005年

2 何慧;推高房价,银行难辞其咎[N];上海金融报;2007年

3 夏志琼;房贷风险亟需审视[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黄庭钧;“二套房”标准明确,楼市僵局仍难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本报记者 唐真龙;上海二套房贷调查:“行走在合规与违规边缘”[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张媛媛;“先封顶、再个贷”考验政策执行力[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7 ;提高首付:从传言中窥趋势[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炜;公积金与银行房贷“厮杀”?[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汪涌;商行收账户管理费不合理[N];西部时报;2007年

10 石朝格邋俞靓;市场期待房贷新政细化[N];中国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2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林榕辉;中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直接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神玉飞;中国银行业制度风险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葛清俊;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曾林阳;基于期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邵平;商业银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韩晓琴;中国商业银行运营中经济资本管理作用机理及其制度创新[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子良;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闫博;基于模糊Borda数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胡轶佳;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海龙;我国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级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郑艺妮;我国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刘乃赫;我国商业银行与碳金融体系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8 刘振疆;修正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分布模型的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于海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KMV模型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吴欣;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8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18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5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