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考量
本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考量 出处:《江汉论坛》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政府在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频繁使用。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性以及非对称性研究也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但目前还没有文献对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近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我们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我国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论是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作用不大,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整体上是无效的,人民币呈现货币中性特征。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变融资约束视角下的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项目编号:71262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银行卡组织竞争与反垄断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2CJY00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822.0;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尽管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已经很多年,但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失衡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具体表现在经济结构中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例过低,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投资与外需拉动等等。此外,三次产业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佰成;朱孝桢;原燕东;;中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基于FAVAR模型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2 刘金全,刘兆波;我国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和波动性的实证检验[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3 杨定华;;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J];经济问题;2008年11期
4 李洪成;张霖;;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探究——基于1998.1—2010.6月度数据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1期
5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6 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7 郑挺国;刘金全;;我国货币—产出非对称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刘斌;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9 闫力;刘克宫;张次兰;;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基于1998~2009年月度数据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腾飞;;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胡德操;侯志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葛腾飞;;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研究——基于1998年~2010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廖国民;钟俊芳;;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二元经济的研究视角[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5 倪鹏翔;;从货币政策效应看我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特点[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6 张琦;;在SVAR模型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20期
7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李茹兰;张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我国区际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10 赵进文;熊磊;;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涛;潘素昆;;FDI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兴志;陈长石;;安全规制波动对煤矿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平滑迁移模型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曹永琴;李泽祥;;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形成机理研究——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王君斌;李阳;;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卢盛荣;李文溥;林光平;;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张丽杰;巩在武;;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以南京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10 王世杰;刘义圣;;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非有效性的实证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妍妍;脉冲响应函数理论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6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关大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姜梅华;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铁强;中国反周期货币政策调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浩;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怀保;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马静;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强;广义脉冲响应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仇丽;货币政策对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区域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6 赖正源;基于STR模型的中国A股市场费雪效应检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尚楠楠;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可行性检验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菲菲;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非线性特征的描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林景润;我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及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熊磊;我国保险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兰;杨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1996—2009年季度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2 周佰成;朱斯索;佘彦;;吉林省发展基金产业的可行性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3 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4 刘金全,张鹤;我国经济中“托宾效应”和“反托宾效应”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5 李建军;;中国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1978—2004[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黄先开,邓述慧;货币政策中性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7 刘金全,刘兆波;我国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和波动性的实证检验[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周锦林;关于我国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9 严太华,黄华良;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年08期
10 赵进文;高辉;;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学(季刊);2004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明;;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述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肖雯,周建中;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5年06期
3 朱振元;胡凯;;经济开放度对中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8年13期
4 孟建华;;制约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江苏金融;1998年11期
5 詹庆学;基层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J];福建金融;2005年04期
6 冯立新;孙勇;;不应高估货币政策的作用——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年10期
7 王聪;;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06期
8 刘永章,赵晓雷;扩大内需与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求是;2002年11期
9 高天放;李贵贤;陈文凯;栗春廷;杨山彬;黄国英;;适度宽松政策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银行业信贷投向初探——对邯郸辖区商业银行贷款投向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金融;2009年10期
10 冶晔;周述建;;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浅析当前汇率制度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效应[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欢;;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启示[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顾庆良;虞冰清;;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工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8/2009)[C];2009年
3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课题组;向诗猛;刘常东;;金融危机环境下现金投放回笼情况调查:湖北个案[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4 龚敏;李文溥;;扩大内需中的货币政策效应——1996-2003年的实证分析[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劲;;世界金融危机后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薛澜;;金融危机后研发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中国的机遇[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一帆;叶锦丽;;坚持走多元化道路:对金融危机后养老基金投资的思考[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8 李薇;;金融危机后的我国寿险投资风险环境及风险防范[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9 徐长春;;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动向[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10 王伟;李章存;;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电解铝工业蓬勃发展的节能减排技术[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贸促会国际经贸研究中心 徐杰;欧洲国家金融危机后科技、产业振兴计划对我国的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2 ;拉美不会出现新的金融危机[N];市场报;2008年
3 特派记者 曾向荣;全球政商精英齐聚津门热议金融危机[N];广州日报;2008年
4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亚太区首席经济顾问、博士 王月魂;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远未“独立”[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权元七(作者系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金融危机后的韩国经济转型[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记者 陈绍鹏;晶科在美再次融资过亿美元[N];上饶日报;2010年
7 记者 曲德辉;央行研究局专家:明年美元指数或先涨后跌[N];期货日报;2010年
8 ;金融危机重创冰岛,恢复或需数年时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朱周良;我在峰会现场[N];上海证券报;2011年
10 早稻田大学教授 木下俊彦;疏通一体化的症结[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明太;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景文宏;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世杰;基于机制转移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4 陈建奇;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高莉;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新挑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吴丹;支持货币政策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刘金叶;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作用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黄成业;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闫肃;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金融危机后日本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平;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统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罗永琳;金融危机后的国家风险评级[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袁琳翕;金融危机后B股的发展方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贺凌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宋阳;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宋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肖赛君;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曹Y顂,
本文编号:1353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5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