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关系——基于共同因子贡献法和信息份额法的实证
本文关键词:中国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关系——基于共同因子贡献法和信息份额法的实证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期货价格 面板协整 误差修正 P-T模型 I-S模型
【摘要】:本文首次使用面板数据方法,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基础上分别采用共同因子贡献法和信息份额法分析了我国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讲,我国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期货价格表现为现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但现货价格并没有表现为期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利用共同因子贡献法和信息份额法测算出来的期货市场对价格形成的贡献度分别为61.94%和67.13%,而现货市场对价格形成的贡献度分别为38.06%和32.87%。这表明,相对于现货市场,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处于主导地位。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panel data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the panel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i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tures market and the spot market by using the common factor contribution method and the information share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s price and spot price of commodities in China. Futures price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spot price. But the spot price is not the Granger reason of futures price. The contribution of futures market to price formation is 61.94% and 6 respectively by using common factor contribu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share method. 7.13%. The contribution of spot market to price formation is 38.06% and 32.87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of futures market in China is dominant compared with spot market.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金融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JY021)
【分类号】:F224;F832.5;F724.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有效的期货市场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建立在有效的期货市场基础上的套期保值功能使得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以及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华仁海,2005),这使得对期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屹山;方毅;黄琨;;中国期货市场功能及国际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2 王群勇,张晓峒;我国在NYSE上市公司的价格发现机制——基于永久短暂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6期
3 刘晓星;;中国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引导关系研究[J];南方经济;2006年06期
4 华仁海;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08期
5 郭雪梅;李平;曾勇;;A股与B股市场价格发现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春生;;粮食期货与现货价格动态关系实证研究——以郑州强麦期货和现货价格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2 刘思东;贺恩锋;刘利;肖时勇;;电力期货价格的协整建模与预测[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3 夏天;冯利臣;;中国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作用究竟有多大?——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4 刘思东;杨洪明;童小娇;;电力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7期
5 刘庆富;仲伟俊;;我国金属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王骏;;世界豆油期货市场关联性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李帅;熊熊;张维;刘文财;寇悦;;我国股票市场共因子的价格发现——以上证指数、H股指数与H股指数期货为例[J];系统工程;2007年08期
8 李辉;孔哲礼;;棉花期货市场对棉花产业保障作用的实证研究——以新疆棉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9年05期
9 马睿;;中国铜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及有效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8年09期
10 夏天;冯利臣;;中国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作用究竟有多大?——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蓓;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效率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林祥友;融资融券交易下的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贺晋兵;石油期货市场风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张运鹏;基于GARCH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川;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6 冯伟林;现货与期货交易并存的电力市场理论建模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何蒲明;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王志强;波动、相关与最优套期保值[D];天津大学;2007年
9 李帅;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方建春;资源性商品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福禄;中国黄金期货与国际“三金”期货间的波动联动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2 包娟;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刘安雄;金融危机背景下沪港两市联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丁博;大宗商品定价权与经济安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陈波;农产品价格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淼;沪深两市A、B股的价格发现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郑滋润;中国金属商品期货和现货价格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徐伟;中国黄金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文宇;A股与H股市场分割趋势的实证检验[D];湖南大学;2008年
10 赵杨;中国房屋销售价格、土地价格和房屋租赁价格关系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朴哲范,沈莉;国内外投资者间存在价格先导性吗?——来自我国股市A、B股的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2期
2 王志强,徐亚范,朱丽红;大连商品交易所市场有效性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12期
3 侯晓鸿,曾继民,李一智;市场弱型有效检验方法研究——兼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效率[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4 商如斌,伍旋;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与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5 邹功达,陈浪南;中国A股与B股的市场分割性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6 吴文锋,朱云,吴冲锋,芮萌;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对A、B股市场分割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7 杨开颜;;我国B股价值回归趋势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赵留彦,王一鸣;A、B股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波动溢出[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9 华仁海,仲伟俊;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价格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10 杨渺,杨代若;A、B股指数波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先明;梁琳;;基于波动效应与价格发现的期指仿真交易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年02期
2 陈元清;唐红;;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基于天津市1980-2007年的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3 傅强;罗丹;;中国货币需求均衡水平调节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4 张奎;金江;王红霞;胡迎春;;消费信贷对消费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5 吴新文;傅文君;;基于乘数原理的黑龙江省产业投资效应分析[J];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6 沈悦;王如丰;;温州市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月刊;2010年01期
7 胡向科;;不同估计模型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绩效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0年01期
8 郭海华;许乐;;广东省人力资本、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特区经济;2010年02期
9 方斌;;新兴市场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2期
10 纪春礼;李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7年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J];未来与发展;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上海期货交易所[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2)[C];2009年
2 冯博;;提升公司服务实业能力,推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上的讲话[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1)[C];2009年
3 崔科增;;塑料期货与现货投资成功之道[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2)[C];2009年
4 王周伟;;中国股指期现货的投资风格权变相关套期保值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叶锦业;林苗;;国际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供需状况分析[A];中国城市燃气学会LNG专业委员会2009年煤层气液化主题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马鸣Ya;张蜀林;王书平;;基于VAR模型的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对原油价格影响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继承;彭立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高铁生;;我国粮食交易方式创新研究[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9 刘彬;蔡强;;电力金融市场与发电投资中的实物期权[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武茗;;物流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鹏;美元黄金石油三大资产涨跌搅动全球[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董雅俊;专家预计美元贬值态势或将止住[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贺华;郑棉 长期高位运行难以维持[N];期货日报;2010年
4 记者 鲍仁;白糖期货功能发挥初显成效[N];期货日报;2010年
5 上海中期 经琢成;大豆 中期维持上涨行情[N];期货日报;2010年
6 新湖期货 刘丹;PTA 上涨仍是2010年主基调[N];期货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芳兰 编辑 李小兵;原材料价格波动大 上市公司追加套保资金忙[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国际油价突破80美元透视市场信号[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新华社记者 王蔚;国际油价突破80美元透视出哪些市场信号[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朱险峰;国际农产品累计涨三成[N];新农村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方军;铁矿石市场价格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何蒲明;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诸葛尚琦;国内外石油价格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经济与能源效率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4 丁文斌;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影响因素与波动特征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刘英华;股权类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明;我国企业套期保值风险规避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7 刘考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周蓓;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效率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莹;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吴海民;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研究:1980-2006[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川;电力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钱恺;电子盘建设对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发展的必要性[D];浙江大学;2009年
3 高翔;中国商品期货价格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相关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4 于会鹏;中国股票市场板块及其与国外主要市场间的联动性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蔡立明;基于计量经济理论的新造油轮与散货船价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洪少峰;我国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及其理财产品设计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7 彭乐;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需求诸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韩莎;大商所大豆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9 陈恒;油企豆类期货套利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欣;我国农民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引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59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5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