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要素禀赋框架下的FDI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GMM检验

发布时间:2017-12-31 13:02

  本文关键词:要素禀赋框架下的FDI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GMM检验 出处:《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FDI 地区间差距 地区内差距 要素禀赋 动态面板 GMM检验


【摘要】: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7-2006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我国FDI产生的地区间及地区内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确实拉大了我国各省自治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却可以缩小地区间的工资差距。各地的要素禀赋差异也对地区差距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低技能劳动力倾向于扩大地区间和地区内的收入差距,中等技能劳动力则能够同时缓解地区间和地区内的收入差距,高技能劳动力对地区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但却能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并且,中等技能劳动力对地区间和地区内差距的缩减弹性都是最大的。人均可耕地面积与资本产生的地区内收入分配作用正好相反,前者会扩大收入差距,而后者则能缓解收入差距。此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比较显示,目前中部地区省份吸引外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小省际间的收入差距。
[Abstract]: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1997-2006 data of 30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establishes a dynamic panel model, estimated using the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 method, the effec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n China's FDI inter regional and intra regional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deed widened our internal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it can reduce the wage gap between regions. The difference of factor endowment around to different roles on regional gap in the low skilled labor force tend to expand inter regional and regional income gap, skilled labor can also alleviate the inter regional and regional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role of high skilled labor on the income gap within the region is uncertain, but it can narrow the gap between regions. And skilled labor in the region and the region between the gap shrinkage Elasticity is the largest. Per capita arable land area and distribution of capital in the area of income on the contrary, the former will enlarge the income gap, while the latter can reduce the income gap. In addition, compared to the three regions, the provinces in the central region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provinces the maximum extent.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区域非均衡发展约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就业效应:理论、实证与对策研究”(09CJL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课题“区域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07JC790030) 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就业效应”(08SJD7900024) 南京审计学院预研课题“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编号NSK2009/A02)的资助
【分类号】:F832.6;F124.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非常显著的不均衡性,而地区差距就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由于环境及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的开放起步最早,这使得该地区的发展一直领先于中西部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优先得到发展的东部地区对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洪亮;徐翔;孙国锋;;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变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3期

2 刘力;对外贸易、收入分配与区域差距——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贸易成因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崔红娟;;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1期

2 邓大平;;科学化与信息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新取向[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彦利;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2 胡兵;中国出口贸易发展[D];西南大学;2006年

3 冯虹;经济加速转型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4 王洪亮;区域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小远;FDI、出口商品结构和要素报酬差异[D];厦门大学;2006年

2 吴绍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海景;我国农民收入的区域性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段云霞;不同区域农民非农收入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锦;国内市场扭曲与区域贸易条件恶化[D];兰州商学院;2007年

6 施亚斌;外贸与收入增长及收入不平等的关系[D];江苏大学;2006年

7 王余;中国农民分层的经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9 方向阳;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经济收敛中的效应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言慧,段军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J];财经科学;2003年02期

2 陆建军;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9期

3 王韧,曾国平,任毅;外商投资绩效及其“挤出效应”的区际实证[J];当代财经;2004年01期

4 宁光杰,张宝忠;经济全球化与收入分配差距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5 龙娇云;FDI进入对我国职工工资水平影响研究[J];大众科技;2004年09期

6 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99年05期

7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8 沈坤荣,田源;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9 魏后凯;加入WTO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化及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前景[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10 戴枫;;贸易自由化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春燕,钟慧中;FDI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提升策略[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2 魏作磊;;FDI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兼论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偏低现象[J];经济学家;2006年03期

3 徐雪刚;江e,

本文编号:1359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59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