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措施、成效与启示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措施、成效与启示 出处:《亚太经济》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加坡提出在5到10年内建成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应发挥业界人士在金融中心战略规划中的作用,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选择合适的突破口,加强软件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Abstract]: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Singapore proposed to build a world-clas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of the target in 5 to 10 year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should play a role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the strategic planning for their own take the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selecting the right breakthrough, strengthen software construction,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作者单位】: 上海金融学院;复旦大学;
【基金】:上海市2009年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体制创新研究”(09PJC075) 上海市哲学社科项目“国际金融新格局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发展环境研究(2009BJB014) 上海金融学会2009年重点课题“国际金融新格局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3.39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7年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后,国内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曾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次级债危机起源于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纽约,危机暴露出金融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应适当放缓;另一种认为应利用有利时机,加快上海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镇宏;新加坡金融业考察报告[J];广东经济;2000年01期
2 潘舜耀,吴皆宜;新加坡银行业改革及其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6期
3 汪康懋;新加坡的金融监管体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倩;薛波;;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07年06期
5 黄平;;新加坡支付体系监督的立法经验及启示[J];中国金融;2008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华,谭诤;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4年11期
2 林淑惠;;新加坡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J];东南亚;2005年03期
3 李莉莎;;论新加坡电子支付体系的法律监管及其启示[J];东南亚研究;2012年02期
4 冯邦彦;;香港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与差距[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5 金燕;裴立伟;;全球金融中心发展对中国金融布局的启示——GFCI报告分析[J];管理现代化;2008年04期
6 冯邦彦;覃剑;彭薇;;香港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差距与战略定位[J];当代港澳研究;2012年01期
7 肖本华;;政府引导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新加坡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8 李超;周诚君;;韩国和新加坡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纵横;2008年02期
9 汤玲;;香港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家辉;;上海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实力比较[J];上海金融;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邦彦;覃剑;彭薇;;香港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差距与战略定位[A];当代港澳研究·第6辑[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霞;全球化条件下的小经济体生存之道[D];暨南大学;2011年
2 秦晶;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银行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孙鹏;上海市金融产业市场竞争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祝东欢;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石玉莲;集聚视角下上海金融中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石继;我国银行监管主体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苏月霞;对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DEA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8 王春晖;WTO与中国法制建设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董小梅;论RTA银行服务业开放和监管模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林淑惠;东盟五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康懋,潘一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监管体制选择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2 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3 陈言;;兵不血刃:上海抢夺金融中心制高点[J];资本市场;2006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自仁;;昌马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的运行管理措施及成效[J];甘肃农业;2009年11期
2 李静;;宁夏“冬麦北移”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3 尹兵;;洛阳市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8期
4 钱昌春;;浅析我国的会计委派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王术平;张咏梅;;诸城市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6 周倩钧;林青山;江奕君;黄庆;唐湘如;刘镜辉;李春艳;;广东超级稻示范推广的成效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李秋洪;余贵先;刘克文;柴婷婷;;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J];中国农技推广;2008年11期
8 陈红;;从昆钢的发展看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地位[J];冶金信息导刊;2006年03期
9 陈红;;从昆钢的成长看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J];金属世界;2006年05期
10 王伟平;;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 不断推动城镇化进程[J];山西建筑;2008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峰;张树胜;;北钢煤气利用的成效及改进措施[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吴婧;;调整货运布局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货运资源的最佳组合[A];2009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胶济客运专线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连f ;周学群;;湖州市近五年土地整理工作的调研报告[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4 张勋瑞;黄立峰;梁金战;韦小明;;县域水土保持典型——隆德县水土保持成效和措施[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5 王利;武彬;;三门峡水电站1号水电机组技术改造工程实践[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卫芳;端木凌云;杜瑞香;杨丽红;;浅谈黄河防洪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问题[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郭金海;李洋;支刚;於建忠;;宣钢8~#高炉低硅冶炼操作实践[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秋节;倪秋华;;浅谈工程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及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9 王淑萍;;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体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新明;李利;张环保;;负荷管理终端的电磁兼容措施[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奉军;新加坡金融中心三步曲[N];上海金融报;2007年
2 高改芳;上海力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郭茹;项俊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承担新使命[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文绩;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突破口在哪?[N];上海金融报;2006年
5 记者 陈韶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五”规划公布[N];文汇报;2006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耿飞;上海力争201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框架[N];证券时报;2006年
7 记者 赵学锋;扎实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上海金融报;2004年
8 许晓青;韩正:上海五年内“冲刺”国际金融中心[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郗佳荃;上海公布国际金融中心“十一五”规划[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陈韶旭;六项工作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振岩;变压器抗地震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2 姜振军;俄罗斯国家安全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何永明;稳定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5 张建;企业营销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吕书奇;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及成效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7 张治国;农村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质量改进策略和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赵小东;句法规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彭贻海;我国夏季奥运项目市场开发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2年
10 王连山;关于我国财政安全与财政风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锋;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淑娟;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郭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柔性化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张慧欣;红兴隆地区初中化学教师实施探究教学状况调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婷;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6 王蔚雯;胜利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李成华;农民专业协会健康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姜常梅;胶济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立事;我国连锁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王洪;独立董事的制度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66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6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