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天津市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 格兰杰因果检验
【摘要】:天津市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相关比率、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金融中介效率、金融储蓄结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天津市的经济增长是金融相关比率的成因,而金融中介效率、金融储蓄结构及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天津市金融未来的发展重点应着眼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调整金融结构。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ianji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atio of financial correlation, real interest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aving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conomic growth.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ianjin is the cause of finance-related ratio, and there is no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avings and the real interest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focu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ianjin finance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adjusting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
【分类号】:F224;F832.7;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自1911年熊彼特强调一国银行发展对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率的促进作用以来,西方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如Patrick通过实证研究,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为“需求跟进型”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太峰;王子博;;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2 谢太峰;王子博;;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3 曹廷求;王希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各地市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丰;韩晓龙;;深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2 钟敦慧;张明举;;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李炜;;区域金融中心理论及现实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4 孙国花;;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风险分析[J];成功(教育);2011年18期
5 李洪慈;;东北区域金融深化发展的“两阶段”战略及政策建议[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4期
6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沈荣勤;胥茂森;刘胜利;;工商银行山东分行的区域发展机遇与发展战略选择[J];金融论坛;2007年04期
7 祝英丽;李小建;;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8 雷小秋;;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联动关系研究——厦门市的实证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高小琼;;区域金融合作相关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6年12期
10 杨海燕;;我国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性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锐;王皓;;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相关性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11年
2 邓淇中;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史跃峰;金融和谐论[D];天津大学;2012年
4 吴涛;辽宁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敬;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洪慈;东北区域金融阶段性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高晓燕;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9 陈尊厚;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殷兴山;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瑛琪;江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徐健生;南京构建区域金融中心:金融发展分析与潜力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高倩;江苏农村金融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孟然;天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郑博;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范晓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7 袁莹莹;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郝倩;上海金融产业集群影响力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安媛媛;甘肃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湘雄,呙玉红;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4年09期
2 金学群;金融发展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3 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4 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J];经济评论;2005年03期
5 郭竞成;西方金融转型研究的检讨与综合[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1期
6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7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8 李义奇;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9 谢亚轩;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方法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10 朱闰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巍;;西方学者关于金属矿产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0年04期
2 隋映辉;试论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应有的战略性转变[J];科技导报;1998年06期
3 田益祥,李红松;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及实证[J];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4 陈丹宇;浙江省经济增长贡献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1年08期
5 金岳祥;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职业教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孙文祥;高校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7 郝宝宝,卞民;经济增长与价格体系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8 李康,吴育华;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模型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9 王立平,李训国,未良莉;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5年06期
10 陈雷,李坤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7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6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