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国际金融中心漂移的路径、成因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03 04:05

  本文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漂移的路径、成因及启示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金融中心 漂移 资本市场 路径 成因 启示


【摘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路径因国而异,但实体经济的繁荣、国际贸易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强大、货币国际化和货币环境的稳定等是国际金融中心漂移的共性因素。鉴于资本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呈现出显著的递增性,在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要建立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应通过扩大资本市场需求、稳步增加资本市场攻击等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战略转型。
[Abstract]:The path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varie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but the prosperity of the re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oney and the stability of monetary environment are the common factors of the drif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 the role played by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fore,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we should expand the demand of capital market. Steadily increase capital market attacks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s and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光大银行董监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0903039)
【分类号】:F831.5
【正文快照】: 一、国际金融中心漂移的路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路径因国而异。从功能扩展的角度来看,每个金融中心的形成都有其不同之处。传统型的发展路径是通过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对各种金融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向全世界输出资本,成为全球净债权者的金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延方;黑死病与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2 刘景华,张道全;14—15世纪英国农民生活状况的初步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丁栋虹;异质资本与制度变迁的性质[J];当代财经;1998年02期

4 赵立行;商人阶层的出现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徐浩;中世纪英国乡村体制构架补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王越旺;当代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根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龚书铎,杨玉圣;鸦片战争与世界历史进程[J];世界历史;1990年04期

8 计翔翔;近代法国城市化初探[J];世界历史;1992年05期

9 吴玉霞;;17世纪英国贵族家庭家仆与主人的关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10 吕炜;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原理——基于转轨实践、中国的样本和经济史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文;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D];复旦大学;2003年

3 黄如良;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雷宏;金融市场化测度与中国金融市场化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陆启宏;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D];复旦大学;2006年

6 徐加胜;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孙祥和;美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法律变迁及其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年

8 张俊芳;14-16世纪拜占廷学者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9 刘耀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社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自平;富格尔家族商业活动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邹翔;中世纪西欧城市普通女性劳动及职业状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柴勇;宋代奢侈禁令与奢侈消费[D];河北大学;2004年

4 孙义飞;“17世纪普遍危机”与西方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贾云燕;经济全球化对瑞典模式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晗斌;产业集群与东北产业振兴[D];吉林大学;2005年

7 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陶军;18世纪英国大陆游学及其原因和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9 郭景润;英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分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江洁;巫术与早期的欧洲近代化[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尧基;;国际板应“谋定而后动”[J];董事会;2011年07期

2 巴晴;陈捷;;谁的盛宴?[J];董事会;2011年07期

3 ;沈晗耀:近年不能推出“国际板”[J];上海经济;2011年07期

4 余维强;;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机遇[J];港澳经济;1997年10期

5 陈捷;;违背规律的改革难言成功[J];董事会;2011年07期

6 周立;;香港外汇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港澳经济;1995年Z1期

7 李小加;;第四次浪潮[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8 方奕涛;;欧元启动对香港的影响[J];港澳经济;1998年08期

9 张明;;国际板:大势所趋 静待时机[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4期

10 郭楚;;监管与拓展衍生工具——巩固和提高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J];港澳经济;199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晓斌;;全球金融中心的百年之争及中国金融中心的崛起[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聂庆平;;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金融政策[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3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查建国 胡言午;中国需确立国际金融中心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章玉贵;假如能吸引泛欧交易所来上海上市……[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石贝贝;上海市3.2亿元打造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N];上海证券报;2009年

4 记者 胡润峰;伦敦金融之道[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记者 孙勇;60亿元人民币国债在香港发行[N];经济日报;2009年

6 姚玉洁邋黄庭钧;金融中心:花开上海,果结“海”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蔡宗琦;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李宇;打造国际金融中心重在制度超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庄];取样必须公正评价应当科学[N];上海金融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朱周良;中美将共同引领全球经济复苏[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立峰;全球金融中心演进规律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慕丽杰;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邱润根;外国公司跨境上市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涛舟;资本市场与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彦;政府主导模式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背景下的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史建伟;中国参与亚洲债券市场构建的意义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天一;大陆与香港合作监管香港上市大陆民营企业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姜雅琴;基金海外发行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谭亚琳;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何毅;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与借鉴[D];重庆大学;2007年

8 吴金娇;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探讨[D];暨南大学;2006年

9 王蕾;证券跨境上市持续信息披露制度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心宇;境外企业中国(大陆)上市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372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72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