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对外投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8-01-05 07:36

  本文关键词:基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对外投资实证检验 出处:《求索》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直接投资 宏观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在国际直接投资宏观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的出口、银行利率、汇率、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解释变量,采用1984-2008年的统计数字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因素主要为出口、利率和汇率。其中出口对对外直接投资有最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和投资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国内利率对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正相关性,这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性质相关;而汇率对对外直接投资则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这种负相关性同时在理论上与现实中均有可见的明证。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macro theory, with China's exports, the bank interest rate, exchange rate, per capita GDP an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as the main explanatory variables, using 1984-2008 statistical data on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mpirical analysis, the macro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the main export. The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The export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ith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investment; the domestic interest rate also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the exchange rat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theory and reality are visible in the proof.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国际贸易系;复旦大学;
【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09STZX002YB) 温州市科技局课题(R2009008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3;F832.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以“引进来”为主的发展战略,大量外资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国内对外投资却严重不足。近几年来,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部署,改变了这一格局。相比20世纪80-90年代,现在国内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梅;投资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3期

2 周玮,方勇,张二震;论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的利益分配问题[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3 祖强;梁俊伟;;外国直接投资的对外贸易效应实证分析——基于改革开放25年的数据[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金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J];改革与战略;2004年01期

5 廖力平;刘春雷;;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互动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8期

6 吴丹;邹颖娟;;国际直接投资与东亚国家间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7期

7 张谊浩,王胜英;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数据的Granger非因果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1期

8 龚艳萍,周维;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9期

9 陈继勇;秦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5期

10 张鹏;李荣林;;外国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关系中的国别差异[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龚晓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及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3 陈鹭;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林季红;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刘方;对外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白当伟;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邱慧芳;国际直接投资—基于空间经济与区位的一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丁永洙;非国有经济对韩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9 熊琼;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东道国外资政策调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吕立才;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惠;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刘辉群;FDI与中国对外贸易绩效: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3 寻舸;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布局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李哲;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李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相关性分析和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朴正守;韩国、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刘志忠;外国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李丹丹;日本产业“空心化”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兼驳斥“中国威胁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吴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投资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张云帆;中国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伟;何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9期

2 谢昭琼;影响我国东西部对外贸易差距的因素[J];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08期

3 陈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许雄奇,张宗益;中国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实证研究:1992—2001[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5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涌;张茂荣;;“后海啸时代”的国际金融格局[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1期

2 王海燕;武伟;;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3 于明言;;企业对外投资的机遇与战略[J];中国投资;2010年03期

4 王海峰;;并购的走势[J];中国海关;2010年03期

5 罗春雪;张子恒;;论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2期

6 峰子;;海外并购冷思考[J];新经济杂志;2010年02期

7 毕吉耀;;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J];中国金融;2010年03期

8 冯海华;张为付;;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下FDI区位投资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1期

9 霍跃;齐晓安;;关于中西方投资国际拓展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03期

10 乔红学;;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楚仁;沈玉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德贸易(1981~2007)[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2 杨广志;;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研究综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肖淑玉;周建;刘小元;张文隆;;东道国制度环境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王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A];中国国际贸易与投资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韩丽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盛宝富;;当前世界经贸形势与我国对策[A];2008首届中国纺织技术与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董祥;王晓慧;;FDI在我国制造业领域的演化机制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李久全;高捷;;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品牌战略外部环境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9 张乃根;;外交保护中的公司国籍新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10 刘建丽;;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演进分析[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强;“深圳造”逆风飞“洋”[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邹水清;中国须有保护海外资源利益的能力[N];中国矿业报;2010年

3 李洁;中国经济的“进”“出”变奏[N];中国质量报;2010年

4 记者 崔鹏;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超50%[N];人民日报;2010年

5 徐进;我国2009年进出口总额降幅16%[N];中国工业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鹏 刘昕 周洲;抗危机,商务领域交出漂亮答卷[N];国际商报;2010年

7 记者 吴新光;我省确定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8 实习生 孙曙光 记者 马建敏;家电下乡新添网点1500个[N];河北日报;2010年

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易行健;自贸区给广东企业和居民带来的实惠[N];南方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谢利;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远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崔斌;我国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傅素英;中国农业技术国际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武娜;RTA对FDI影响的第三国效应[D];南开大学;2009年

5 倪海青;知识产权保护、吸引FDI与东道国创新[D];南开大学;2009年

6 金明玉;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李兵;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8 张毓峰;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王逸;跨国直接投资公司所得税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梁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中国不同地区的引资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雅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陈少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3 栾广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薛晓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经济结构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5 朱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6 冯美迎;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7 陈振邦;金融危机下促进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D];厦门大学;2009年

8 宋涛;MIGA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晓玲;中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李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2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82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