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投资模式的决策研究——基于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投资模式的决策研究——基于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的实证分析 出处:《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 海外发展投资模式 跨国并购 新建投资
【摘要】: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不断涌现。2000年,中国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并举、相互促进。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发展,逐渐进入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但是,海外发展模式的选择决策问题,即通过跨国并购还是新建投资进入目标市场,成为理论与实务界的难题。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的样本进行离散的被解释变量分析,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投资模式的决策模型,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的实务决策提供一种可量化的决策方法,以提高决策效率。
[Abstract]:In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continue to emerge from.2000, China establishment of implementing "going out" strategy, adhere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going out" strategy, promote each other. Under this background,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have to go abroad to seek overseas development, gradually entere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however, the selection of overseas development model, through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r new investment into the target market, become a problem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is paper, the discrete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new investment in the sample in 2000~2009, set up the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investment model the oversea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provide a quantitative decision method for decision making practice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new investment, to improve the decision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中国人民银行;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引言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是金融竞争国际化的要求,是资本流动国际化的要求,同时也是客户行为国际化的要求。近年来银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促成了对金融服务国际化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纷纷通过海外扩张来壮大自身实力、增加市场份额,经营逐步朝全球化、全功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金鑫,张秋生,崔永梅,高愈湘;并购背景下企业资源的分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黄涛;;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模式:理论前提与判断标准[J];银行家;2009年12期
3 阎大颖;;中国企业国际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对跨国并购与合资新建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菊;;论企业资源理论在会计学中的可借鉴性[J];财会月刊;2010年03期
2 李平;徐登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5期
3 陈泽;侯俊东;肖人彬;;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3年33期
4 冯雷;杨圣明;夏先良;申恩威;冯远;王迎新;张宁;董萍;遇芳;潘默;李恰;杨锦权;;关于“走出去”战略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60期
5 袁翊茗;魏琼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科技广场;2011年11期
6 李玉菊;张秋生;;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会计要素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1期
7 赵西萍;杨扬;辛欣;;团队能力、组织信任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3期
8 李随成;张永钢;;资源重组成本对战略转移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1期
9 王晓静;;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动力及有关衡量指标[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1期
10 李善民;杨娟;;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控制权转移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樊利钧;基于资源共享的价值网企业合作创造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丁婉玲;中国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进入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汪秀琼;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云华;企业并购与新建投资适用边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海珊;战略并购双方的匹配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玉珍;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仁荣;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戴东升;基于平衡视角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维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贾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晓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李培兰;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黄慧;中国房地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小娟;企业能力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蕊;不确定环境下组织资源对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6 区庭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赵南;中国企业FDI进入模式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范丽丽;中国技术获取型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丁蔚琳;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模式比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周健华;基于战略资源获取下的丽珠集团并购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2 方统法;论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07期
3 牛力娟;周淼;;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其启示——以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费国平;人民币升值:海外并购的机会还是陷阱?[J];中国企业家;2005年1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俐俐,贾俐贞;跨国并购世纪之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热点[J];现代企业;1999年02期
2 蒋小燕,黄翠萍;跨国公司并购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外资;1999年03期
3 陈春田,刘海云;“入世”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邓田生,皮爱平;跨国并购与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王成昌,刘升福;当前跨国并购动因及其经济学解释[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6 张志元;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J];外向经济;1997年12期
7 邓小河;;跨国并购中的机会[J];资本市场;2000年04期
8 毅达;适应跨国投资新趋势, 积极探索采用并购方式利用外资[J];中国外资;2001年01期
9 王春阳,刘玉瑾;入世后跨国公司并购国有企业的走势及对策[J];经济师;2002年06期
10 张宏;我国面对跨国并购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理论学刊;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丽峰;李文芳;;沈阳机床跨国并购案例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聂聪聪;;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反周期跨国并购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尹力;;论我国对跨国并购的法律调控[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4 关景欣;;谈加入WTO后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方略[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5 韩世坤;韩爱琼;叶华;;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性研究——美国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的实证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广志;;跨国并购动因理论研究综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李建超;申宝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翁国民;曹慧敏;徐艳;;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反垄断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9 胡新欣;刘冀生;蔡来兴;薄启亮;张志勇;刘建功;;跨国并购与兼并重组[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刘玉萍;王代敬;;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探析[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起锚”[N];广州日报;2003年
2 北京产权交易所 熊焰;PE:跨国并购重要合作者[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杨永宁 钟毅恒;保险跨国并购探秘[N];中国证券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毛晶慧;联姻“历险”40天联想跨国并购尘埃落定[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一季度中国市场跨国并购明显减少[N];证券时报;2008年
6 望川;入世引发跨国并购潮[N];中国工商报;2002年
7 张锐;跨国并购:中国企业的快乐年华[N];中国企业报;2003年
8 李秀芬;跨国并购中国车企新的品牌冒险?[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胡峰;徐薇;跨国并购酝酿新一轮浪潮[N];中国商报;2002年
10 著名经济学家 成思危;跨国并购:现阶段中国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N];新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运;跨国并购与知识扩散[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李国锋;港口业的跨国并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叶建木;跨国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邓沛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何映昆;跨国并购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杨镭;跨国并购与政府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汤海涵;澳大利亚并购投资相关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姚战琪;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韶芳;中国企业被跨国并购的效应及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高丹;跨国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杨培强;跨国并购的动因、效应及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李忠梁;跨国并购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5 王微微;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刘焕省;跨国并购的法律监管[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玉娜;借鉴国际适宜做法 完善我国并购立法[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8 徐东;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中的跨国并购[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张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4年
10 王凯;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2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8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