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监管的策略因应:自顺周期与逆周期生发
本文关键词:证券监管的策略因应:自顺周期与逆周期生发 出处:《改革》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逆周期监管制度安排是确保具有顺周期性的金融系统可持续、稳健运行的有效手段。证券业在外部信用评级、内部财务管理及激励机制、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及证券投资基金等方面均具有顺周期性,为使我国证券业稳健运行,应从信用评级机制、内部财务管理和激励机制、证券公司主要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教育方面进行逆周期监管。
[Abstract]:The inverse cycle regulatory system arrangement is to ensure that the 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In the external credit rating, inter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the main business and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are procyclical, in order to make our securities industry steadily, from credit rating mechanism, inter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main business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 investor education aspects of counter cyclical regul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制度研究”(批准号:ZR2009HL016)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及其逆周期监管问题。虽然顺周期性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出现,但其影响力在金融危机中才得到展现。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内在的顺周期性,是近年来金融失衡、金融脆弱性加强,并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宏观审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天琦,杨岚;有关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调查报告——以我国五家上市银行为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2 黄宪,马理,代军勋;资本充足率监管下银行信贷风险偏好与选择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7期
3 姚先国,方阳春;企业薪酬体系的效果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训敏;;浅议金融监管顺周期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2 成思危;;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 确保金融产业安全[J];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02期
3 乔瑞红;;我国证券业顾客资产管理的发展与策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侯幼萍;程红星;;境外金融产品投资中的客户适当性制度比较[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2期
5 ;回顾2009 展望2010[J];中国资产评估;2010年03期
6 ;《中国金融家》杂志评选出2009年中国金融业30件大事[J];中国金融家;2010年01期
7 徐静珍;喻智;李赞;陈翔;;构建证券营业部营销体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林善浪;王健;;上海市金融服务业区位选择研究[J];上海金融;2010年02期
9 樊联社;;浅谈保险业与金融稳定[J];西部金融;2010年02期
10 屈涛;;招商证券:稳扎稳打[J];首席财务官;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2)[C];2009年
2 张莹;;内地与香港证券业反洗钱监管比较[A];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贺鸣珩;;金融海啸的风险来自OTC市场[A];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专刊[C];2008年
4 陈平;;对《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南方证券接管案》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5 马太广;;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制的新发展[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陈岱松;陈献茗;;试论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兼谈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7 焦方义;;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潘涛;;运用套期保值理论进行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管理:基于我国金融一体化趋势背景的研究[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9 赵秀云;;会计国际协调中的财务报告披露电子模式[A];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拓展信托业生存空间[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监管总部总经理 王政;场外市场未必需要集中[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李佳霖;华西村:三产服务业占GDP40% 成经济发展新引擎[N];中国特产报;2010年
3 何敏 国志;中部地区四大行业兼并重组[N];安徽经济报;2010年
4 记者 唐小惠;宣传世博 服务世博[N];金融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魏生革;攻艰克难银政共发展[N];韶关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康民;证券业人士看2010年保险业[N];中国保险报;2010年
7 苑航;深圳证券业四个指标全国排名第一[N];证券日报;2010年
8 中证证券研究中心 徐建军;证券业 创新推动“脱胎换骨”[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任亮;证券业2009年盈利增逾九成[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潘清;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中长期走势不会反转[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静;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金融业混业经营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赵智;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D];四川大学;2006年
3 郭永清;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建中;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王中;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证券领域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5年
6 李杉;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王嘉川;我国证券业不良资产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周黎;全能银行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罗庆忠;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与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李延振;证券业规制的变革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力;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宋凯书;证券营业部证券交易网络的探索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田涛;基于监管者声誉视角的证券监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赖娴;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D];江苏大学;2009年
5 云霞;武汉地区商业银行金融共生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崔建国;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7 王爱宾;证券监管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互动与边界[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马志全;证券经营机构风险管理及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潘焰辉;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国际比较及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徐绍荣;证券公司退出机制问题研究[D];沈阳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00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0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