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货币稳定与金融开放的政策空间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货币稳定与金融开放的政策空间 出处:《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开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并且不断震动原有世界经济格局。然而,中国金融体系仍存有许多潜在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已成为一个严峻课题。从金融安全、货币稳定分析入手,本文分别探讨了中国金融稳定的外部冲击——新型国际金融危机对新兴国家影响,货币稳定的内部因素——人民币国际化和实际汇率变动。进而针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和国际游资等问题给出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推进金融开放的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continues to promote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mpact o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openness Chinese and continues to shake the old pattern of world economy. However, China financial system still has many potential risks, safeguard national financial security has become a serious issue. From the financial security,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monetary st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the impact of new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 financial stability in emerging countries,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monetary stability --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ccording to the China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growth and other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hot money is given to safeguard national financial security, th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87) 天津财经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Q1002)
【分类号】:F822.0;F832.0
【正文快照】: 一般而言,国家金融安全的内涵可概括为: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控制金融风险,使金融运行与发展不发生根本损害,从而确保金融功能的正常发挥、金融秩序的持续稳定。从维护金融安全的具体措施来看,西方国家热衷于金融安全网的构建。检索国内文献,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金融安全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沛,卢文刚;金融安全的概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2 王元龙;关于金融安全的若干理论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3 贺力平;;从国际和历史角度看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安全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4 胡援成;;对外开放中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一个文献综述[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王芳;陈雨露;;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金融安全——问题、逻辑和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6 王爱俭;王岩;林楠;;基于金融安全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控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8年09期
7 王世华;何帆;;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流动途径和影响因素[J];世界经济;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健;;论金融稳定的含义、法律特征与法律限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时旭辉;范静雯;;国际投机资本的界定与规模测算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3 罗斯丹;王东辉;;关于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冯彩;;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基于1994—2007年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8年06期
5 黎友焕;王凯;;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6 黄卫华;;国际游资流入的经济影响与应对策略[J];财经论丛;2009年03期
7 田苗;谷宇;高铁梅;;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间波动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美股票市场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8 徐明东;解学成;;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动态研究:1982-2008[J];财经研究;2009年06期
9 陆凯旋;我国金融安全问题探析[J];财贸经济;2005年08期
10 李岩;;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明虎;郑兴东;;银行竞争、区域信贷差异与上市公司信贷融资[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杜鹏;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忠生;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刘国风;国际投机资本流动引致我国金融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王晓辉;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微观与宏观机制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赵爱清;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输入性流动性过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周守亮;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乐;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桦;中国热钱流入的渠道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艳楠;基于贸易渠道的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锦玉;后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宫昊天;FDI与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文凤;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菲菲;资产泡沫影响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王凯;金融安全目标约束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丁然;中国房地产业国际热钱监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徐文;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瑞军;金融安全之我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2 刘清江,张晓田;金融安全区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1年02期
3 刘沛,卢文刚;金融安全的概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4 张元萍,孙刚;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透析与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5 王元龙;关于金融安全的若干理论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6 王元龙;我国对外开放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05期
7 张亦春,许文彬;金融全球化、金融安全与金融演进——一个基于新兴古典范式的理论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8 戴小平,靳振刚,马欣,常嘉亮;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王元龙;控制资本非法流出入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A1期
10 管七海,冯宗宪;我国商业银行非系统金融风险的度量及预警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宏明;;金融强国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投资;2009年06期
2 王爱俭;王岩;林楠;;基于金融安全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控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8年09期
3 王元龙;;人民币国际化的全方位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60期
4 胡定核;人民币国际化的构想[J];国际贸易问题;1990年06期
5 焦继军;汇率体制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分析[J];经济问题;2003年11期
6 ;一月财经看点[J];社会观察;2009年01期
7 ;人民币国际化之冷思考[J];国际融资;2009年03期
8 密桦;程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07期
9 关鉴;;一张人民币的留洋计划书[J];中国企业家;2009年14期
10 王山山;;人民币结算 路还多远?[J];纺织服装周刊;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敏;;人民币国际化[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孙立坚;刘志刚;王兆旭 ;;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安全[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黄志龙;;建议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行调整[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4 戴相龙;;人民币国际化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逯新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6 蔡薇;黄瑞玲;;从欧美债务危机透析人民币国际化[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志龙;王军;;第九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六大对冲措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8 刘力臻;杜辉;;货币国际化的规律探索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丹萍;;金融安全及其应对策略[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10 韩长征;;人民币国际化与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锐林;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N];金融时报;2004年
2 木木;人民币国际化道阻且长[N];证券时报;2008年
3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张铁钢;综合国力 决定人民币国际化[N];证券日报;2009年
4 王伟;人民币国际化没有现成模式可循[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记者 裴s,
本文编号:1402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0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