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期投资视角的控股股东两期控制权私利行为
本文关键词:基于跨期投资视角的控股股东两期控制权私利行为 出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控制权收益理论为基础,构建跨期投资下的控股股东两期利益侵占模型,研究现金流权比例、远期投资收益率和股东法律保护力度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流权比例、股东法律保护力度与控股股东的即期和远期最优侵占水平均负相关;远期投资收益率与控股股东的即期最优侵占水平负相关,但与远期最优侵占水平无关;控股股东在两期侵占中的即期最优侵占水平低于其单期侵占中的即期最优侵占水平,远期最优侵占水平则保持不变;控股股东非短视,其终极目标是实现控制权私利的长期收益最大化,而获取控制权长期收益最大化也是导致其两期侵占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come of control righ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wo-period profit encroachment model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under intertemporal investment, and studies the proportion of cash flow righ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cash flow rights and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shareholder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pot and forward optimal usurpation level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he forward investment yield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pot optimal occupation level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but not with the forward optimal occupation level. The level of immediate optimal encroachment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the two phases is lower than the immediate optimal level of the single-period occupation, while the long-term optimal level of occupation remains unchanged.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is to maximize the long-term income of the private interests of the control right,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two periods of encroachment is to maximize the long-term income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72100,7077111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技发中心函[2006]226号)
【分类号】:F224;F830.9
【正文快照】: 1引言早期关于代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间,,在对于外部股东的处理上学者们所广泛遵循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股东同质、股权分散.但Fama和Jensen[l]的研究表明,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除英美等少数几个国家州的股权结构不再是高度分散而是相当程度的集中.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叶康涛;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来自中国非流通股转让市场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3年05期
2 施东晖;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3年06期
3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4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年12期
5 谷祺;邓德强;路倩;;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公司价值——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4期
6 刘峰;贺建刚;;股权结构与大股东利益实现方式的选择——中国资本市场利益输送的初步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臣;王立清;尹辉;;政治联系、负债与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郭彩云;陈占锋;;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掏空行为分析——基于实达集团的案例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陈晋平;中国上市公司控股权交易特征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李爱勇;秦江萍;连艺菲;;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5 吴辉;;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骆欣庆;;控制权溢价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许敏,鲁爱雪,李瑞;资本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8 高景霄;魏占杰;;控股股东和经营者合谋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9 王辉;严广乐;李霞;;基于双重委托代理模型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10 侯晓红;;掏空、支持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茂平;向凯;;市场化进程、治理环境与控制权私人收益[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张曙光;杨如彦;;揭穿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原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董直庆;王林辉;;权力制衡和“控制权回报”——我国农村村庄经济组织公司治理结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4 战勇;;企业控制者寻租紧缩与政府最优执法信号的选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直庆;王林辉;;相容委托和最优委托权安排:论我国国企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俊秋;张鸣;;大股东控制与资金占用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黎文靖;江伟;;制度安排、大股东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王德武;钟富胜;;公司治理、关联担保与公司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江伟;肖珉;;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结构决策[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Bayesian Network analysis on agency behavior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5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7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方索琴;家族企业金字塔式持股结构与资本结构的选择[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华金;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许荔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涂永红;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星明;我国上市高管薪酬决定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邓茹;大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投资行为相关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军和;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小锋,王国强;买壳上市的成本效益分析[J];经济科学;2000年04期
2 刘彤;小股东权益与公司治理绩效改善——基于产权理论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2期
3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4 韩朝华;明晰产权与规范政府[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5 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6 何涛,陈晓;现金股利能否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1997-1999年上市公司会计年度报告期间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7 胡朝霞;中国股市弱式有效性研究[J];投资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星;豆中强;;基于跨期投资视角的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2 李质仙;2001年纺织上市公司运行综述与2002年展望(下)[J];中国纺织;2002年05期
3 张秀梅;关联方交易的制度根源与监管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06期
4 刘建民,刘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5年09期
5 王长河,张雅娟;股东代表诉讼防止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有利武器[J];新经济杂志;2005年01期
6 王冀宁;;科学研究——一个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J];科学大众;2005年07期
7 岑学建;刘美玉;许雷华;;对控股股东侵权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李妍;汤欣;;“清欠风暴”应一刮到底[J];西部论丛;2006年04期
9 王鹏;周黎安;;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所有权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6年02期
10 陈伟民;;上市公司“隧道行为”及其治理[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亭立;杨松令;;上市公司股东关系分析:基于实际控制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元月;纪建悦;计雷;;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类优化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戴璐;孙茂竹;;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基于大股东控制度的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韩晓舟;李庆双;;控股股东隧道行为与盈余质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力;牛利云;;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控股股东约束指数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韩忠雪;;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公司多元化折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宋力;秦诗音;;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俞红海;徐龙炳;;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非对称框架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杨兴全;张丽平;;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过度投资值[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露;兰光科技清欠 大股东借战略投资者“过桥”[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刘昆明;S商社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冻结[N];证券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朱宗文;ST南方重组无疾而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龙昊;控股股东不得变相转让控制权[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王璐;我国将启动清欠责任追究制[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向东;*ST博盈“带病”股改应该缓行[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厚峻;海南海药(000566) 突破欲望强烈[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于米;再融资不会太远证监会征求意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杨伟中;永生数据股改方案体现治本思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新霞;新兴委托代理下的侵占与治理[D];武汉大学;2007年
2 李文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马骁;控股股东侵害行为形成机制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杨靖;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官心怡;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对公司持续成长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7 余明桂;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永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肖成民;制度环境、公司治理与利益侵占[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宋小保;控股股东代理条件下的利益侵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含宇;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2 冯霞;上市公司股权制衡程度与资金侵占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孙龙;控股股东诚信义务与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沈怡;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敬党;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行为与上市公司价值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6 李永;论我国控股股东诚信义务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高宇璇;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多元化折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姬美光;公司治理结构与大股东侵占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刘丽娜;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刘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9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0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