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电子支付工具发展与货币乘数时效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9 03:04

  本文关键词: 电子支付工具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的时效性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对传统金融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在推导电子支付体系下货币乘数公式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电子支付工具的相关样本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支付工具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支付工具扩大了货币乘数,且缩短了货币乘数实现的时滞。为此,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从而控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时效性将会加强,对此应有充分的估计。
[Abstract]:The popularity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payment tools have changed people's lives and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theory. This paper deduces the formula of monetary multiplier under the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The econometric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electronic payment tools in China,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payment tools and monetary multipliers is tested statistical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payment tools and monetary multipliers is significant. Electronic payment tool expands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and shortens the time lag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Therefore, the monetary policy timeliness of the central bank to control the liquidity by controlling the base currency will be strengthened. There should be a sufficient estimate of thi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XJY031)
【分类号】:F713.36;F820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近年来伴随着电子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子支付工具逐渐进入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支付方式。网络科技整合了计算机设备与通讯网路,借着建立客户与银行间沟通的环境,提供给客户多元化与便捷的金融服务。以中国的现状而言,消费性电子资金移转系统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2 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基于协整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3 靳超,冷燕华;电子化货币、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J];上海金融;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谷军;试论网络金融的风险类型与风险放大[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2 欧阳勇,唐晓林;电子货币之我见[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3 杨路明,陈鸿燕;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改革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8期

4 褚俊虹,王琼,陈金贤;货币职能分离及其在电子货币环境下的表现[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5 蒋海,刘少波;信息结构与金融监管激励:理论与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6 蒲成毅;数字现金普及应用的影响[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张吉光;电子货币与货币供求理论[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8 樊玉红,王晶;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金秀,韩文琰,王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观荣;网络经济时代的投资选择与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2 段红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李柏洲;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刘国智;电子银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魏方;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7 翟志坚;证券市场监管:经验分析及其理论框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董直庆;对股票价格的经济学分析——兼论我国股市特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王雷;网络金融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门洪亮;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体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广昌;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3 刘良毕;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4 钟永红;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5 赵磊;银行业的网络经济及其效率增进[D];安徽大学;2003年

6 阮立东;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取向[D];安徽大学;2003年

7 胡志浩;银行网络化的金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杨立;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王江;我国网上银行监管问题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10 严琼芳;网络经济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路明,陈鸿燕;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改革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8期

2 张红,陈洁;电子货币发展给宏观调控带来的新挑战[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3 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4 唐平;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梁大鹏,齐中英;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6 黄诚;电子货币对纸币的取代与网络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职能的转变[J];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蒲成毅;数字现金对货币供应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8 艾洪德,范南;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延林;杜文光;;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叶翔;梁珊珊;;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扩展分析[J];上海金融;2011年08期

3 张杨;;引入内生因素的货币乘数论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周少晨;;“银联系”快跑[J];中国信用卡;2011年08期

5 ;中国金融发展不能摸着石头过河[J];金融博览;2011年08期

6 周骏宇;柯学良;;我国M_2/GDP持续走高之谜——基于货币供给和金融体制视角的分析[J];战略决策研究;2011年04期

7 闫坤;张鹏;;复合式通胀已成首要问题[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06期

8 连平;;增长渐步趋稳 通胀总体可控——2011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展望[J];上海金融;2011年08期

9 王彦斌;;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10 赵子晗;;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视角下有效制定货币政策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志斌;;金融创新下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广明;货币乘数仍居高位 存准率调控面临考验[N];证券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广明;货币乘数居高不下 存准率调整需配套举措[N];证券日报;2011年

3 于科;新兴电子支付工具及应用[N];国际商报;2003年

4 中信建投证券 田红勤;一季度流动性有望逐步回升[N];中国证券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任晓;信贷投放量将逐步下降[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史晓龙;专家呼吁电子支付信息要共享[N];中国税务报;2006年

7 中国银行交易中心(上海) 董德志;从货币乘数看目前债市多空分歧[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银河证券研究所总监 宏观分析师 张新法;经济复苏确定 调整之后有望重新步入上升通道[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郑杏果;网上支付限额影响了谁[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10 记者  谷秀军;新支付方式安全不是“拦路虎”[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众;我国支付体系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秦洋;中国货币流动性失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王丹;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叶翔;中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莹;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李俊;我国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变动及对货币乘数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3 王璇;经济全球化下我国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廖建波;中国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韩东;我国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6 李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孙r,

本文编号:1442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42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1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