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东亚政治经济形势变动与日本近世货币制度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 近世 货币制度 铜钱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末清初,以中国为主要贸易对象的东西方白银贸易迅速发展;中国币制发生重大变革;中国铜钱广泛流通于日本等东亚地区;清朝取代明朝成为朝贡体制的核心。该时期政治、经济、币制的变动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日本近世以金、银、钱为主要币种的货币制度的建立,从而奠定了日本近代货币制度的基础。
[Abstract]: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the East and West silver trade, which was the main trade object of China, developed rapidly.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currency system; Chinese copper money is widely circulated in East Asia such as Japan. The Qing Dynasty replaced the Ming Dynasty as the core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onetary changes of that period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Japanese society, and promoted the Japanese modern times to gold and sil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netary system in which money is the main currency laid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Japanese monetary system.
【作者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历史系;
【分类号】:K248;F823.13
【正文快照】: 德川时代(1603~1867年),日本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推动下,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近世货币制度———三货制度。该制度下,主要流通币种为金、银、钱,三种货币各自拥有独立的,并可在内部完成主辅互补的流通职能。近世货币制度的建立不仅对德川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涛;;析梁启超的虚金本位制货币理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钟祥财;;中国古代职务消费述评[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吴筹中;“大唐宝钞”辨伪——兼与卫月望同志商榷[J];财经研究;1982年06期
4 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刘兴林;;燕齐圜钱的比较研究[J];管子学刊;2007年03期
6 钟祥财;收入分配的激励消散效应——以中国古代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7 黄成;;论唐代发生钱荒的主要原因[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8 吴良宝;试论几种平首布币的形制关系[J];江汉考古;1998年02期
9 张宁;论晚清货币制度的诱致性变迁[J];江汉论坛;2003年04期
10 黄启臣;广东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中心市场地位——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J];岭南文史;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国明;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爱;白银危机与中国币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隆生;明后期海外贸易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连龙;《逸周书》源流及其所见经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庆亮;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周寂沫;论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余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厦门湾的历史变迁[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立宏;《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2 邓玉娜;清代河南的粮食贸易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瑞芳;论山西票号的经营制度与经营精神[D];河南大学;2003年
4 裴铁军;金代交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铁晓娜;宋前小说中的动物文献与小说母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邹亘;大帆船贸易的两端[D];清华大学;2005年
7 刘金平;宋代货币立法考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刘巧莉;明清时期牙人牙行的积极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9 陶莉;两宋时期的铜钱外流以及对日本货币经济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6年
10 孙良玉;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D];郑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试论东南会子对南宋社会的影响[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慧;;金代货币制度初探[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2 周峰;;论金章宗时期的货币制度[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3 李敦;;试论元代货币制度[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乔晓金;;元代货币制度新探[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5 周锦章;;辽代货币制度管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6 高聪明;;宋代货币流通的特点[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7 刘森;;汉初币制承袭秦制论——读云梦秦简与张家山汉简札记[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8 卢茂村;;从“至元通行宝钞”看元代的货币制度[A];钱币文论特辑(第二辑)[C];1993年
9 刘森;;泉学新风万里来——《辽代货币论文选集》读后感[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10 刘昭棣;;至元钞法及其历史地位(提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翠丽;秦汉货币制度新论[D];苏州大学;2005年
2 王欢;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与动因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艳常;两汉货币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石光韬;十国货币制度考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果;诱捕众神:朱熹祈雨的思想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6年
6 毛金帅;钱陌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4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44063.html